基本解釋
● 羊
yáng ? ㄧㄤˊ
◎ 哺乳動物,反芻類,一般頭上有一對角,品種很多:綿羊。黃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腸線。羊腸小道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羊
sheep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羊 yáng?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像羊頭形。“羊”是漢字的一個部首。本義:一種哺乳動物)
(2) 同本義 [sheep]。反芻類,以食草為生。一般頭上有一對角,有許多品種
羊,羊獸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孔子曰:“半羊之字以形舉也。”
羊曰柔毛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羊曰少牢。——《大戴禮記·少牢》
食麥與羊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兌為羊。——《易·說卦》
杖漢節(jié)牧羊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(3) 又如:羊群里跑出駱駝來(喻指平常的人忽然變成了出類拔萃的人物了);羊群蟻陣(形容眾多而聚集);羊酒花紅(豐厚的賞賜和顯赫的榮耀);羊車過市(比喻男子才美絕倫,引人羨慕注目);羊耳風(fēng)(羊角風(fēng));羊臟(調(diào)侃語。指好胃口);羊羔(酒名;羊羔酒,一種汾州產(chǎn)的糯米制白酒);羊兒風(fēng)(羊角風(fēng))
(4) 十二生肖之一,與十二地支的未相配 [sheep]
丑、未,亦土也。丑禽牛,未禽羊。——《論衡》
(5) 姓
詞性變化
◎ 羊 yáng?
〈形〉
(1) 吉利。后作“祥” [lucky]
有恐后世子孫,不能敬莙以取羊。——《墨子》
羊吉萬歲,子孫自貴。——《王孝淵碑》
(2) 又如:羊棗(果名,俗稱“軟棗。表示吉祥);吉羊
(3) 細(xì)密;完備。后作“詳” [meticulous;detailed]
臣愿王與下吏羊計某言而竺(篤)慮之也。——《馬王堆漢墓帛書》
漢語字典
[①][yáng]
[《廣韻》與章切,平陽,以。]
(1)哺乳動物。反芻類。有綿羊、山羊、羚羊、黃羊等種。
(2)十二生肖之一,與十二地支的“未”相配。
(3)通“祥”。吉祥。
(4)通“徉”。參見“相羊”。
(5)通“詳”。細(xì)密;完備。
(6)姓。春秋時有羊斟。見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陽部喻四母,jiang
[廣 韻]:與章切,下平10陽,yáng,宕開三平陽以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粵 語]:joeng4
[閩南語]:iang5,iong5,iu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羊字部】 羊; 康熙筆畫:6; 頁碼:頁950第38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余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??音陽。【說文】羊,祥也。從??,象頭角尾之形。孔子曰:牛羊之字,以形舉也。【玉篇】豕屬也。【易·說卦】兌爲(wèi)羊。【註】其質(zhì)好剛鹵。【詩·召南】羔羊之皮。【傳】小曰羔,大曰羊。【禮·曲禮】羊曰柔毛。【月令】食麥與羊。【註】羊,火畜也。時尚寒,食之以安性也。 又麢羊。【爾雅·釋獸】麢,大羊。【註】似羊而大,角圓銳,好在山崖閒。 又鳥名。【家語】齊有一足之鳥,飛集于公朝。齊侯使使問孔子,孔子曰:此鳥名商羊,水祥也。 又姓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羊舌大夫。【註】羊舌,氏也。【公羊傳疏】子夏傳與公羊高。【史記·梁孝王世家】齊人羊勝。 又官名。【周禮·夏官·羊人註】羊?qū)倌戏交穑抉R火官,故在此。 又白羊,匈奴國名。【史記·匈奴傳】幷樓煩,白羊,河南。 又【前漢·禮樂志】雙飛常羊。【註】猶逍遙也。【屈原·離騷】聊逍遙以相羊。【註】逍遙,相羊,皆遊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