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羇
jī ? ㄐㄧˉ
◎ 古同“羈”:“羇旅之臣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羇 jī?
〈動〉
作為暫時的居住者而停留 [sojourn]
羇,旅寓也。——《集韻》
漢語字典
[①][jī]
[《廣韻》居宜切,平支,見。]
亦作“羇1”。亦作“覉1”。亦作“覊1”。“羈1”的繁體字。
(1)馬絡頭。
(2)套上籠頭。
(3)束縛,拘束。
(4)拘系。
(5)引申為拘禁。
(6)縈擾;被牽制。
(7)引申指拖延。
(8)寄居在外。亦指旅居的人。
(9)古代女孩的發(fā)髻。
(10)姓。漢有羈栩,見《姓苑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居宜切,上平5支,jī,止開三平支B見
[平水韻]:上平四支
[粵 語]:ge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網字部】 羇; 康熙筆畫:23; 頁碼:頁950第26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居宜切,音羈。旅寓也。【玉篇】寄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遺人】野鄙之委積,以待羇旅。【註】羇旅,過行寄止者。【左傳·莊二十二年】羇旅之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