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罡
gāng ? ㄍㄤˉ
◎ 〔天罡〕古星名,即北斗七星的柄。
◎ 〔罡風〕道教稱高空的風,現有時指強勁的風。亦作“剛風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罡 gāng?
〈名〉
(1) 北斗星的斗柄 [handle of the Big Dipper]
罡星煞曜降凡世,天蓬丁甲離青穹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(2) 又如:罡星(古星名。系北斗七星的斗柄);罡星煞曜(天罡星和地煞星);罡斗(天罡北斗)
(3) 山岡,在較平坦地區的一塊顯著的高地 [hill]
裴淵《廣州記》曰:“城北有 尉他墓,墓后有大罡,謂之馬鞍罡。”——《水經注·泿水》
漢語字典
[①][gāng]
[《正字通》居康切]
(1)星名。
(2)同“剛”。參見“罡氣”。
(3)同“崗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郎切,下平11唐,gāng,宕開一平唐見
[粵 語]:gong1
[閩南語]:ko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網字部】 罡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947第28【正字通】居康切,音剛。天罡,星名。【參同契】二月榆落,魁臨于卯。八月麥生,天罡據酉。【註】天罡,卽北斗也。 又【白玉蟾瑯書序】作爲符圖印訣罡咒之文。
考證:〔【參同契】二月榆,魁臨于卯。八月麥生,天罡據西。〕 謹照原文榆下增落字。西改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