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綢
(綢)
chóu ?ㄔㄡˊ
◎ 一種薄而軟的絲織品:綢子。紡綢。綢緞。
◎ 束縛,纏繞:綢繆(a.纏繞捆縛,如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波桑土,綢綢牖戶”,意思是沒下雨之前,就要把門窗捆綁牢固,后遂用“未雨綢繆”喻事前做好準備工作;b.纏綿,如“情意綢綢”)。
◎ 古同“稠”,致密。
英文翻譯
◎ 綢
silk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綢
綢 chóu?
〈動〉?
(1) (形聲。從糸,周聲。本義:纏繞)
(2) 同本義 [twine]
綢,繆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綢,纏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綢繆束薪,三星在天。——《詩·唐風·綢繆》。毛傳:“綢繆猶纏綿也。”
(3) 捆縛 [bind]
薜荔柏兮蕙綢,荃橈兮蘭旌。——屈原《九歌》。 王逸注:“綢,束縛也。”
詞性變化
◎ 綢
綢 chóu?
〈名〉
(按:古代漢語“綢”字不當綢緞講。作絲織品的“綢”本寫作“紬”) 絲織品的總稱 [silk]。如:綢衣;綢傘;綢絹(綢與絹。泛指絲織物)
◎ 綢
綢 chóu?
〈形〉?
(1) 通“稠”。致密;稠密[thick]
彼君子女,綢直如發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都人士》。
(2) 又如:綢直(情情慎密,操行正直);綢沓(密集)
漢語字典
[①][chóu]
[《廣韻》直由切,平尤,澄。]
“綢1”的繁體字。
(1)纏繞。參見“綢繆”。
(2)束縛。
(3)絲織物的通稱。
(4)通“稠”。多而密。
[②][tāo]
[《廣韻》土刀切,平豪,透。]
“綢2”的繁體字。通“韜1”。
纏裹;套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下平四豪·下平十一尤
[粵 語]:cau4
[閩南語]:tiu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綢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944第25【廣韻】直由切【集韻】陳留切,??音儔。【說文】繆也。【詩·唐風】綢繆束薪。【傳】綢繆,猶纏緜也。 又【詩·小雅】綢直如髮。【傳】密直如髮也。【疏】綢者,綢緻之言,故爲密也。 又【楚辭·九歌】薛荔柏兮蕙綢。【註】綢,縛束也。 又【廣韻】土刀切【集韻】他刀切,??音韜。【禮·檀弓】綢練設旐。【註】以練綢旗之杠。【爾雅·釋天】素錦綢杠。【註】以白地錦韜旗之竿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靡屈虹而爲綢。【註】綢,韜也。 又【集韻】徒弔切,音調。蜩或從糸。蜩蟉,龍首動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