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纁
xūn ? ㄒㄩㄣˉ
◎ 淺紅色。
◎ 古通“曛”,黃昏的陽光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纁 xūn?
〈形〉
(1) 淺紅色 [light red]
纁,淺降也。從糸,熏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厥篚元纁璣組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
爵弁服纁裳。——《儀禮·士冠禮》
燈搖搖無定,焰纁黃。——《聊齋志異》
(2) 又如:纁裳(淺赤色的衣裳);纁襦(淺紅色的短衣);纁玄(淺絳色或黑色。古代以為象征天地之色);纁幣(淺絳色的帛)
〈名〉
(1) 落日的余輝。也作“曛” [afterglow]
指嶓冢之西隈兮,馬纁黃以為期。——《楚辭·屈原·思美人》
(2) 又如:纁黃(黃昏)
漢語字典
[①][xūn]
[《廣韻》許云切,平文,曉。]
(1)淺絳色。
(2)通“嚑”。參見“纁黃”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許云切,上平20文,xūn,臻合三平文曉
[平水韻]:上平十二文
[粵 語]:fan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纁; 康熙筆畫:20; 頁碼:頁942第14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許雲(yún)切,音熏。【說文】淺絳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三染謂之纁。【書·禹貢】厥篚??纁璣組。【周禮·天官·染人】夏纁??。又【冬官·考工記·鍾氏】三入爲纁。【註】染纁者,三入而成。【儀禮·士冠禮】爵弁服纁裳純衣。 又【集韻】呼運切,音訓。義同。
考證:〔【儀禮·士冠禮】服纁裳純衣。〕 謹按原文服字上連爵弁爲句,今於服字上增爵弁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