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字典
[①][màn]
[《廣韻》莫半切,去換,明。]
[《廣韻》謨晏切,去諫,明。]
“縵1”的繁體字。
(1)無文飾的繒帛。
(2)泛指無文飾之物。
(3)雜樂。《禮記·學(xué)記》:“不學(xué)操縵,不能安弦。”鄭玄注:“操縵,雜弄。”一說,縵謂琴瑟之弦。見《禮記·學(xué)記》陳澔集說。參見“縵樂”。
(4)見“縵縵”。
(5)通“慢”。舒緩;疏慢。
(6)通“幔”。
(7)通“漫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元部明母,muan
[廣 韻]:莫半切,去29換,màn,山合一去桓明
[平水韻]:去聲十五翰·去聲十六諫
[粵 語(yǔ)]:maan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縵; 康熙筆畫:17; 頁(yè)碼:頁(yè)936第07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莫半切,音幔。【說文】繒無文也。漢律曰:賜衣者,縵表白裏。 又【周禮·春官·巾車】卿乗夏縵。【註】五采畫無瑑。【疏】言縵者,亦如縵帛無文章。【左傳·成五年】絳服乗縵。【註】車無文。 又【前漢·食貨志】一歲之收,常過縵田。【註】縵田,謂不爲(wèi)甽者也。 又【廣韻】謨晏切【集韻】莫晏切,??音幔。【周禮·春官·磬師】敎縵樂。【註】縵,謂雜聲之和樂者也。【禮·學(xué)記】不學(xué)操縵,不能安弦。【註】操縵,雜弄弦屬。 又【莊子·齊物論】縵者,窖者,密者。【音義】縵,寛心也。【又】大恐縵縵。【音義】齊死生貌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謨官切,音瞞。縵或作??。 又【韻補(bǔ)】葉莫半切,緩縵也。【舜卿雲(yún)歌】卿雲(yún)爛兮,糺縵縵兮。日月光華,旦復(fù)旦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