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篠
xiǎo ? ㄒㄧㄠˇ
◎ 同“筱”。
◎ 見“筿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篠 xiǎo?
〈名〉
(1) 小竹;細竹 [thin bamboo]
篠,小竹也。——《字林》
篠篠既敷。——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。注:“篠,小竹也。”
霽添松篠媚,寒積蕙蘭猜。——唐· 許渾《和賓客相國詠雪》
(2) 又如:篠籬(竹籬);篠驂(竹馬);篠蕩(小竹和大竹)
(3) 用同“篠”。一種古耘田器 [a farm implement for weeding the fields]
終堪荷篠,自足驅禽。——北周· 庾信《竹杖賦》
漢語字典
[①][xiǎo]
[《廣韻》先鳥切,上篠,心。]
“筿1”的繁體字。“簫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小竹;細竹。可以制箭。
(2)用同“蓧”。古代在田里除草用的一種工具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先鳥切,上29篠,xiǎo,效開四上蕭心
[平水韻]:上聲十七筱
[粵 語]:siu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篠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894第13【廣韻】先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先了切,??音??。【廣韻】細竹也。【戴凱之·竹譜】篠出魯郡鄒山,堪爲笙。【書·禹貢】篠簜旣敷。【傳】篠,竹箭。【疏】篠爲小竹。【爾雅疏】篠,一名箭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以九貢致邦國之用,五曰材貢。【註】材貢,櫄榦栝柏篠簜也。【竹譜】海島有篠,大者如筯,內實外堅,拔之不曲,枝葉稀少,狀若枯筯。 又與簫通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林蕭蔓荊。【註】簫與篠通。 【正韻】篆文作筱。今作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