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筇
qióng ? ㄑㄩㄥˊ
◎ 古書上說的一種竹子,可以做手杖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筇 qióng?
〈名〉
(1) 一種竹 [a kind of bamboo]。實心,節高,宜于作拐杖。如:筇竹杖(用筇竹所制的杖);筇杖(筇竹杖);筇枝(筇竹杖)
(2) 手杖。因筇竹可為杖,即稱杖為筇 [stick]。如:筇竹(手杖)
漢語字典
[①][qióng]
[《廣韻》渠容切,平鍾,羣。]
亦作“笻1”。
(1)竹名??梢宰髡?。
(2)笻竹宜于制杖,故亦用以泛稱手杖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渠容切,上平3鍾,qíong,通開三平鍾群
[平水韻]:上平二冬
[粵 語]:kung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筇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882第20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渠容切,音蛩。竹名,可爲杖。【前漢·西南??傳】張騫言在大夏見蜀布、筇竹杖?!緩V志】笻竹出南廣卭都縣。【蜀都賦·劉逵註】笻竹出興古盤江縣,中實而高節?!敬鲃P之·竹譜】竹之堪杖,莫尚於笻。磥砢不凡,狀若人功。豈必蜀壤,亦產餘邦。一曰扶老,名實縣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