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窠
kē ? ㄎㄜˉ
◎ 昆蟲、鳥獸的巢穴:窠巢。狗窠。
◎ 借指人安居或聚會的處所:“拋卻山中詩酒窠”。
◎ 古同“顆”。
◎ 〔窠臼〕指文章所依據(jù)的老套子,陳舊的格調(diào)。
◎ 古同“棵”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窠 kē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穴,果聲。本義:筑在地洞里的鳥窩)
(2) 同本義 [bird’s nest in cave]
窠,空也。一曰鳥巢也??罩性获?樹上曰巢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
鳥鳶爭食雀爭窠。——白居易《問鶴》
(3) 其他動物的巢穴 [nest]
鳩犬竟同窠。——周昂一《邊俗詩》
穴宅奇獸,窠宿異禽?!?a href="/r_ci_b15dd070ea79039a01c242a5b5344a86/" target="_blank">左思《蜀都賦》
(4) 如:窠窟(動物棲身之所);窠穴(鳥獸藏身之所。常喻指壞人聚居、活動的地方);窠子(私娼的俗稱);窠棚(窩棚)
(5) 人安居或聚會的處所 [house]
拋卻山中詩酒窠?!?a href="/r_ci_d0f9c3482ddf79bb2275b5691d158fd0/" target="_blank">辛棄疾《鷓鴣天·三山道中》
(6) 框格。寫碑文或篆刻時(shí)劃的界格[division]。如:擘窠大字(碑文劃界格寫大字)
(7) 空缺 [vacancy]。如:窠闕(空缺,特指官吏職位空缺)
(8) 洞;坑 [pit;hole]。如:窠臼(門臼。舊式門上承受轉(zhuǎn)軸的臼形小坑)
漢語字典
[①][kē]
[《廣韻》苦禾切,平戈,溪。]
亦作“窼2”。
(1)動物的巢穴。
(2)借指簡陋的居所。
(3)做窠。
(4)物集中之所。
(5)物聚集成團(tuán)。
(6)織物上的花紋式樣之一,即團(tuán)花。
(7)指凹陷低洼的地方。
(8)指印文空白處。
(9)指刻印寫字的橫直界格。參見“擘窠”。
(10)洞;坑。
(11)用同“科”。官;官職。引申為做官。
(12)用同“科”。章節(jié)。參見“窠段”。
(13)量詞。多用于一胎生或一次孵出的動物,亦用于一穴同時(shí)生長的植物。
(14)量詞。用同“棵”。多用于植物。
(15)量詞。用同“顆”。多用于顆粒狀物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苦禾切,下平8戈,kuō,果合一平戈溪
[平水韻]:下平五歌
[粵 語]:fo1wo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下】【穴字部】 窠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866第37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苦禾切,音科?!菊f文】空也,穴中曰窠,樹上曰巢?!拘栄拧侩u雉所乳謂之窠?!緩V韻】窠窟,又巢?!咀笏肌な穸假x】榷惟庸蜀,與鴝鵒同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