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穟
suì ? ㄙㄨㄟˋ
◎ 指禾穗上的芒須。
◎ 〔穟穟〕(禾苗)美好的樣子,如“禾穎穟穟。”
◎ 古同“穗”:“嘉穟養南疇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穟 suì?
〈形〉
(1) 禾穗成熟貌 [ripe]
穟,禾采之貌也。從禾,遂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荏菽旆旆(長大的樣子),禾役穟穟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
(2) 又如:穟穟(禾穗結實累累的樣子)
詞性變化
◎ 穟 suì?
〈名〉
(1) 禾穗上的芒須 [beard]
成敗之機,間不容穟。——宋· 宗澤《條畫四事札子》
(2) 同“穗”。谷類結實的頂端部分 [the ear of grain]
黃金穟短人多折,已恨東風不展眉。——唐· 段成式《折楊柳》
麥苗含穟桑生椹,共向田頭樂社神。——韓愈《賽神》
隴東臥穟滿風雨,莫信籠媒隴西去。——李賀《艾如張》
漢語字典
[①][suì]
[《廣韻》徐醉切,去至,邪。]
亦作“穂1”。
(1)禾穗成熟下垂貌。參見“穟穟”。
(2)稻、麥等穗上的芒須。
(3)通“穗”。谷類結實的頂端部分。
(4)用作穗狀之物的量詞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物部禪三母,zjiu?t
[廣 韻]:徐醉切,去6至,suì,止合三去脂A邪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粵 語]:seoi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穟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860第3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徐醉切,音遂。禾秀。【說文】禾??之貌。【詩·大雅】禾役穟穟。【傳】穟穟,苗好美也。 【五音集韻】亦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