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穢
(穢)
huì ? ㄏㄨㄟˋ
◎ 骯臟:穢惡(è)。穢濁。污穢。
◎ 丑惡的:穢行(xínɡ)。穢跡。穢氣。穢語。淫穢。自慚形穢。
◎ 田中多雜草,荒蕪。
英文翻譯
◎ 穢
dirty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穢
穢、薉 huì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禾,歲聲。本義:荒廢;長滿野草)
(2) 同本義 [overgrown with weeds]
穢,蕪也。從草,歲聲。字亦作穢。——《說文》
涂薉則塞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國之薉孽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粵地涂泥多草薉。——《考工記·總目》注
并稻潛穢。——《文選·班固·西都》
民貧,則田瘠以穢。——《荀子·富國》
(3) 又如:穢草(雜草,惡草);穢荒(荒蕪;雜草叢生);穢莽(雜草;惡草)
(4) 弄臟,弄污 [dirty]
面一旦不修飾,則塵垢穢之;心一朝不思善,則邪惡入之。——漢· 蔡邕《女誡》
詞性變化
◎ 穢
穢 huì?
〈形〉
(1) 雜亂 [in disorder]
即更取器用,鏟刈穢草。——柳宗元《永州八記》
(2) 又如:穢累(文字雜亂累贅);穢談(穢雜的談論);穢雜(雜亂;污濁而雜亂;穢褻)
(3) 骯臟;污濁 [dirty]
穢,不凈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于是百姓滌瑕蕩穢而鏡至清。——《文選·班固·東都賦》
蟬蛻于濁穢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除殘去穢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(4) 又如:穢垢(污濁);穢物(骯臟的東西);穢言(骯 臟下流的話);穢慝(污濁,邪惡)
(5) 邪惡;丑陋 [evil;ugly;abominable]。如:穢德彰聞(丑惡的品德昭彰天下);穢志(志操卑下);穢俗(不良的風氣);穢累(俗事牽累)
(6) 腐敗;腐爛 [corrupt;foul]。如:穢貨(猶貪污);穢裂(道德敗壞)
◎ 穢
穢 huì?
〈名〉
(1) 臟物;污物 [dirt]。如:穢臭(又臟又臭的事物);穢漬(污濁的浸漬物);穢器(盛糞便的器具);穢囊(佛教語。凡人的肉身)
(2) 惡人;丑類 [evil person;vile creature;villain]。如:穢狀(丑惡的行為);穢罵(惡毒咒罵);穢聲(穢聞)
(3) 缺點,缺陷 [defect]。如:穢訾(壞習慣;壞毛病)
(4) 罪過 [fault;sin]
若其負穢臨深,虛誓愆祈,則有海童邀路,馬銜當蹊。——《文選·木華·海賦》
(5) 引申為淫亂 [debauchery]。如:穢黷(淫亂)
漢語字典
[①][huì]
[《廣韻》於廢切,去廢,影。]
“穢1”的繁體字。
(1)荒蕪;雜草叢生。
(2)指雜草。
(3)比喻雜亂的文辭。
(4)污濁;骯臟。
(5)淫亂。
(6)雜亂。
(7)腐敗;腐爛。
(8)鄙俗;丑陋。
(9)污染;玷污。
(10)臟物;污物。
(11)特指糞便。
(12)斑點;小毛病。
(13)惡人;丑類。
(14)古代東方少數民族名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十一隊
[粵 語]:wai3
[閩南語]:e3,oe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下】【禾字部】 穢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853第08〔古文〕??【廣韻】於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烏廢切,??音薉。【說文】蕪也。【徐曰】田中雜草也。【前漢·楊惲傳】蕪穢不治。 又惡也,汙也。【書·盤庚】無起穢以自臭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晏子曰:天之有彗也,以除穢也。 又與薉同。【荀子·天論篇】耘耨失薉。【註】薉穢同。 又葉于列切。【左思·魏都賦】一自以爲禽鳥,一自以爲魚鼈。山阜猥積而崎嶇,泉流迸集而咉咽。隰壤瀸漏而沮洳,林藪石留而蕪穢。 又葉音塢。【楚辭·招魂】主此盛德兮,牽於俗而蕪穢。上無所考此盛德兮,長離殃而愁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