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礚
kē ? ㄎㄜˉ
◎ 古同“磕”,象聲詞:“憚?dòng)客闹L礚兮,聽(tīng)波聲之洶洶。”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kē]
[《集韻》丘蓋切,去泰,溪。]
(1)象聲詞。
(2)撞擊。
(3)用于地名。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礚; 康熙筆畫(huà):19; 頁(yè)碼:頁(yè)837第47【集韻】同磕。【說(shuō)文】硠礚,石聲。 又下礚,地名。【北史·李璨傳】宋將張永沈攸之等先屯下礚。 又葉去例切,音器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礧石相擊,硠硠礚礚。葉上會(huì)下外。 又葉口盍切,音榼。【揚(yáng)雄·羽獵賦】??駍駖礚。葉上轕下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