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磣
(磣)
chěn ?ㄔㄣˇ
◎ 東西里夾雜著沙子:牙磣(“磣”讀輕聲)。
◎ 丑,難看:寒磣(亦作“寒傖”。“磣”、“傖”均讀輕聲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磣
磣、硶 chěn?
〈形〉
(1) 食物里夾著沙子的 [mixed up with sand]。如:牙磣(食物夾著沙子,嚼起來牙齒不舒服);眼磣
(2) 丑;難堪 [ugly]。如:寒磣(丑陋;難看);磣事(丑事)
(3) 用同“慘” [miserable]。如:磣可可(凄慘可怕的樣子)
詞性變化
◎ 磣
磣 chěn?
〈副〉
很。表示深度加深 [very]。如:磣大(特別大;這么大)
漢語字典
[①][chěn]
[《廣韻》初朕切,上寢,初。]
亦作“硶1”。“磣1”的繁體字。
(1)混入沙土等異物。
(2)丑;難為情。
(3)用同“慘”。參見“磣可可”。
(4)很。表示程度加深。
音韻參考
[粵 語]:cam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磣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832第21【廣韻】初朕切【集韻】楚錦切,??參上聲。物雜沙也。 又【集韻】錯合切,參入聲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