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睎
xī ? ㄒㄧˉ
◎ 眺望:“于是睎秦嶺,睋北阜。”
◎ 仰慕:“睎顏之人,亦顏之徒也。”
◎ 斜視。
◎ 希望:“然葵藿之心,睎見太陽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睎 xī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目,希聲。本義:遠望)
(2) 同本義 [keep a lookout]
睎?,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睎{秦嶺}。——班固《西都賦》
引領遙相睎。——《古詩十九首》
(3) 又如:載睎望(眺望;遠望)
(4) 仰慕 [admire]。如:睎古(懷想古昔)
漢語字典
[①][xī]
[《廣韻》香衣切,平微,曉。]
(1)望。
(2)希望;仰慕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香衣切,上平8微,xī,止開三平微曉
[平水韻]:上平五微
[粵 語]:hei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 睎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809第14【唐韻】香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香依切,??音希。【說文】望也。【玉篇】眄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東齊靑徐閒謂眄曰睎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睎秦嶺。【郭璞·江賦】飛廉無以睎其蹤。 又慕也。【揚子·法言】睎驥之馬,亦驥之乘也。睎顏之人,亦顏之徒也。【韓愈·南山詩】蒼黃望遐睎,所矚纔左右。 又【韻會】通作希。【孝經序】希升堂者,必自開戸牖。【疏】希,望也。又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公孫弘希世用事。【註】希,觀相也。 【字彙補】或作??。亦作①,非。 ①字從目,右刻作廠內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