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相
xiāng ? ㄒㄧㄤˉ
◎ 交互,行為動作由雙方來: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識。相傳(chuán )。相符。相繼。相間(jiàn )。相形見絀。相得益彰(兩者互相配合,更加顯出雙方的長處)。
◎ 動作由一方來而有一定對象的:相信。相煩。相問。
◎ 親自看(是否中意):相親。相中(zhòng)。
◎ 姓。
英文翻譯
◎ 相
each other mutually appearance looks look at and appraise photograph postur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相 xiāng?
〈副〉
(1) 交互;互相 [mutually;each other]
故曰教學相長也。——《禮記·學記》
民至老死不相往來。——《老子·小國寡民》
生當復來歸,死當長相思。——漢· 蘇武《留別妻》
當國者相見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<指南錄> 后序》
與北騎相出沒。
袁人相聚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父子相保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
雞犬相聞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更相慶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
里人相慶
青山相對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望天門山》
水石相搏。——宋·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
兩相思,兩不知。——南朝宋· 鮑照《代春日行》
(2) 又如:相敘契闊(互相訴說分別后的情思);相思錦色(紅豆又稱相思豆。即紅豆色)
(3) 共同[together;jointly]
魯孟孫、 叔孫、 季孫相勠力劫 昭公——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下》
(4) 又如:上下相安
(5) 遞相;先后 [successively;one after another]
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相傳以為雁蕩。—— 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絡繹相屬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
(6) 又如:父子相傳;相尋(連續;不斷);相及(猶相繼)
(7) 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施為 [indicates how one party behaves towards the other]
(8) 表自稱
便可白公姥,及時相遣歸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(9) 表對稱
吾已失恩義,會不相從許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親友如相問。——唐· 王昌齡《芙蓉樓送辛漸》
(10) 表他稱
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
雜然相許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相委而去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
莫相知。(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。)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
則噪而相逐。(相逐,追逐他。相,特指代詞,單指毛一鷺。)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11) 又如:相喚(招呼);相牽(牽來;捆綁);相招(招來;引來)
詞性變化
◎ 相 xiāng?
〈動〉
(1) 相差 [differ]
三王五霸,其所道不過爵祿,而功相萬者,其所道明也。——《商君書·錯法》
(2) 又如:相萬(相差萬倍。極言相差之大);相絕(相差極大);相遠(相異;差距大)
(3) 親自觀看 [see for oneself]。如:相媳婦(男家派親人去女家相看女方);相機(察看當時情況,尋找有利時機)
(4) 另見 xiàng?
基本詞義
◎ 相 xiàng?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從目,從木。本義:察看;仔細看)
(2) 同本義 [look at;examine the appearance and judge]
相,省視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相,視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相時憸民。——《書·盤庚上》
惟太保先周公相宅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
善相丘陵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相鼠有皮,人而無儀。——《詩·鄘風·相鼠》
伯樂學相馬,顧玩所見,無非馬者。——《論衡·訂鬼》
不敢復相士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
勝相士多。
顛倒相來,到底只是一個蓋兒。——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(3) 又如:相尸(驗尸);相女配夫(根據女兒的情況選配女婿);相腳頭(盜賊作案前窺探線路)
(4) 看相 [physiognomize]
臣少好相人。——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
(5) 又如:相法(觀察面相體態等以卜吉兇的方法);相祿(謂享有福祿的面相)
(6) 輔佐,扶助 [assist]
有相之道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
相夫子。——《論語·季氏》
季文子相三君。—— 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伊尹相湯伐 桀。——《湯誓》
吾觀晉公子之從者,皆足以相國。——《晉公子重耳出亡》
使相之。——晉· 干寶《搜神記》
無物以相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》
(7) 又如:相天(助成自然之道);相王(輔佐帝王;謂宰相而封王者);相吏(漢代輔佐諸侯王的官員);相者(助主人傳命或導客的人)
(8) 教導 [teach]
問誰相禮,則華元…。——《國語》
(9) 治,治理 [administer]
相我受民。——《書·立政》
(10) 選擇 [choose]
良禽相木而棲,賢臣擇主而事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(11) 又如:相攸(擇婚的別稱);相宅(擇地定居;舊時迷信以觀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兇的一種方術)
(12) 作某國或某人的相;使作相[be minister]
及遣其子宋襄相 齊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(13) 像 [like]
幾樹青松常帶雨,渾然相個人家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漢語字典
[①][xiāng]
[《廣韻》息良切,平陽,心。]
(1)交互;互相;共同。
(2)遞相;先后。
(3)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施為。
(4)質地;實質。
(5)相差。
(6)通“鑲”。參見“相嵌”。
(7)姓。晉有相龍。見《晉書·五行志上》。
[②][xiàng]
[《廣韻》息亮切,去漾,心。]
(1)看,觀察。
(2)舊時迷信,用觀察面貌、形體來推測人的命運。
(3)舊時迷信,以“拆字法”推測人之休咎。
(4)輔助;佑助。
(5)導引盲者的人。
(6)古官名。百官之長。后通稱宰相。
(7)古官名。漢時諸侯王國的實際執政者,地位相當于郡太守。
(8)使為相。
(9)隨從。
(10)贊禮者。
(11)指妻。
(12)選擇。
(13)治理。
(14)相貌;模樣。
(15)指照片。
(16)舂谷時的號子聲。
(17)古樂器名。
(18)琵琶頸部所鑲的四塊或六塊山狀物。以象牙、牛角或紅木制成,用來確定音位。
(19)農歷七月的別稱。
(20)星名。
(21)古城名。在今河南省安陽市西。又名亶甲城。
(22)佛教語。謂一切事物的外觀形狀。
(23)姓。晉有相云。見《晉書·姚興載記上》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陽部心母,siang
[廣 韻]:息良切,下平10陽,xiāng,宕開三平陽心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·去聲二十三漾
[粵 語]:soeng1soeng3
[閩南語]:chhiuN7,saN1,siang1,siang3,sio1,siong1,s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目字部】 相; 康熙筆畫:9; 頁碼:頁800第18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息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思將切,??音襄。【說文】省視也。 又【廣韻】共也。【正韻】交相也。【易·咸卦】二氣感應以相與。【公羊傳·桓三年】胥命者何,相命也。【註】胥,相也。相與胥音別義通。 又質也。【詩·大雅】追琢其章,金玉其相。 又相思,木名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相思之樹。【註】大樹也。東冶有之。 又【唐韻】【正韻】??息亮切,襄去聲。【爾雅·釋詁】視也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相時而動。 又【集韻】助也。【易·泰卦】輔相天地之宜。【書·立政】用勱相我國家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導也。又勴也。【註】謂贊勉。【疏】鄉飲酒云:相者,一人敎導,卽贊勉也。 又【增韻】??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朝觀會同,則爲上相。【註】相,詔王禮也。出接賔曰??,入詔禮曰相。相者,五人卿爲上??。 又【廣韻】扶也。【禮·禮器】樂有相步。【註】扶工也。 又【小爾雅】治也。【左傳·昭九年】??水屬也,火水妃也,而楚所相也。【註】楚之先祝融,主治火事。 又選擇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簭人】上春相簭。【註】謂更選擇其蓍也。 又送杵聲。【禮·曲禮】鄰有喪,舂不相。【註】相者,聲以相助,歌以助舂,猶引重者呼邪許也。 又相術。【左傳·文元年】內史叔服能相人。 又月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七月爲相。 又官名。【呂覽】相者,百官之長也。【古三墳】伏犧氏上相共工,下相皇桓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相國,丞相,皆秦官。 又計相。【史記·張丞相傳】張蒼遷爲計相。【註】專主計籍。 又內相。【唐書·陸贄傳】贄爲翰林時,號內相。 又家相。【禮·曲禮】士不名家相。【註】主知家務者。 又【周禮·春官】有馮相氏。【夏官】有方相氏。 又樂器。【禮·樂記】治亂以相。【註】相卽拊也。亦以節樂,以韋爲表,裝之以穅。穅,一名相,因以名焉。 又星名。【石申星經】相星在北極斗南。 又江神,名奇相。見【博雅】。 又太史??部有相風竿。【傅休奕相風賦】表以靈鳥,鎭以金虎。以??祥風,以占吉兇。【古今注】作伺風鳥,夏禹所作也。 又藥名。【本草綱目】??相,麻黃別名。相鳥,馬蘭別名。 又地名。【商書序】河稟甲居相。【註】在河北。令魏郡有相縣。 又州名。後魏置相州,唐曰鄴都。 又姓。【後漢·南蠻傳】武落鐘離山出四姓,一曰相氏。【後秦】相雲。【北齊】相願。又相里,務相,空相,熊相,倚相,京相,沂相,俱複姓。 又【字彙補】音禳。【禮·祭法】相近於坎壇,祭寒暑也。【註】相近當爲禳祈,王肅又作祖迎。 又葉思必切,音悉。【杜甫·漫興絕句】恰似春風相欺得,夜來吹折數枝花。【陸游詩話】白樂天用相字,多作思必切,如爲問長安月,如何不相離是也。此詩相欺,亦當讀入聲。 【說文】易緯文曰:地可觀者,莫可觀於木,故從目從木。【正字通】相,俗作??,轉注。相,思將切,省視也。??,莫卜切,目不明也。分相??爲二,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