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盬
gǔ ? ㄍㄨˇ
◎ 古代鹽池名:“戊子至于盬。”
◎ 沒有經過熬制的鹽:“猗頓用盬鹽起。”
◎ 不堅固:“器用盬惡,孰當督之!”
◎ 停止:“王事靡盬,不能蓺稷黍。”
◎ 吸飲:“晉侯夢與楚子搏,楚子伏已而盬其腦。”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盬 gǔ?
〈名〉
(1) 鹽池 [salt pond]
盬,鹽池。——《廣韻》
(2) 未經煉制的顆粒鹽 [granulated salt]
猗頓用盬鹽起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。司馬貞索隱:“盬,謂出鹽直用不煉也。”
詞性變化
◎ 盬 gǔ?
〈動〉
通“苦”。止息 [stop]
王事靡盬,不能藝稷黍。——《詩·唐風·鴇羽》
漢語字典
[①][gǔ]
[《廣韻》公戶切,上姥,見。]
[《廣韻》古胡切,平模,見。]
“苦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古代鹽池名。
(2)泛指鹽池。
(3)未經煉制的粗鹽。
(4)不堅牢;粗劣。
(5)止息。
(6)吸飲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魚部見母,ka
[廣 韻]:古胡切,上平11模,gū,遇開一平模見
[平水韻]:上聲七麌
[粵 語]:gu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 盬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798第07【唐韻】公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五切,??音古。【說文】河東鹽池,袤五十一里,廣七里,周行十六里。【左傳·成六年】必居郇瑕氏之地,沃饒而近盬。【註】郇瑕,古國名,在河東解縣。盬,鹽也。猗氏縣鹽池是。【周禮·天官·鹽人】凡齊事,鬻盬以待戒令。【疏】盬出於鹽池,今之顆鹽是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倚頓用盬鹽起。【註】謂出鹽直用不練也。一說盬鹽,河東大盬。散鹽,東海煑水爲鹽。 又不攻緻也。一曰不堅牢也。【詩·唐風】王事靡盬。【前漢·息夫躬傳】器用盬惡。 又啑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晉侯夢楚子伏己而盬其腦。 又【玉篇】姑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且也。又雜猝也。【註】皆倉卒也。 又【集韻】古慕切,古去聲。攻緻也。 又【廣韻】古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攻乎切,??古平聲。??楚人謂鹽池爲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