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盥
guàn ? ㄍㄨㄢˋ
◎ 澆水洗手,泛指洗:盥洗。盥漱。
◎ 洗手器皿:“承姑奉盥”。
英文翻譯
◎ 盥
wash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盥 guàn?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小篆字形,從臼( jiù),舂米用的器具,從水,從皿(表示與器皿有關)。合起來表示:以手承水沖洗而下流于盤(皿)。本義:洗手)
(2) 同本義 [wash one's hands]
盥,澡手也。從臼水臨皿。——《說水》
奉匜沃盥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三年》
宣子盥而撫之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十九年》
盥而不薦。——《易·上觀》
咸盥漱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沐者,去首垢也。洗去足垢,盥去手垢,浴去身垢。——《論衡·譏日》
(3) 如:盥手(洗手);盥沐(洗臉);盥帨(洗手后用的擦手布)
(4) 洗滌 [wash]
述盡心視湯藥,飲食心嘗而后進,衣不解帶不盥櫛者累旬。——《南史·謝裕傳》附謝述
(5) 又如:盥櫛(洗臉梳頭;洗理);盥浣(洗滌);盥溉(洗滌);盥滌(洗滌);盥濯(洗滌)
(6) 除;凈 [clean]。如:盥溉(指除去[罪過,積習等]);盥滌(清除)
詞性變化
◎ 盥 guàn?
〈名〉
(1) 古代洗手的器皿 [washbasin]
承姑奉盥,訓子停機。——北周· 庾信《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》
(2) 又如:盥盆(盥洗之盆)
(3) 祭名。灌祭。酌酒澆地降神 [sacrificial rites with drink]。如:盥事(古代灌祭禮儀);盥獻(灌祭進獻);盥饋(謂侍奉尊者盥洗及進膳食)
漢語字典
[①][guàn]
[《廣韻》古玩切,去換,見。]
[《廣韻》古滿切,上緩,見。]
亦作“泴1”。
(1)洗手,以手承水沖洗。
(2)洗滌。
(3)除;凈。
(4)古代洗手的器皿。
(5)祭名。灌祭。酌酒澆地降神。
(6)泛指澆灌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古滿切,上24緩,guǎn,山合一上桓見
[平水韻]:上聲十四旱·去聲十五翰
[粵 語]:fun2gun3
[閩南語]:koan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 盥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796第1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古玩切,音貫。【說文】澡手也。【增韻】以盤水沃洗曰盥。【易·觀卦】盥而不薦。【註】盥,將祭而潔手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三年】奉匜沃盥。【禮·鄉飲】【酒義】盥洗揚觶。【魏書·武帝紀】臨祭就洗,以手擬水而不盥。 又【集韻】灌祭也。或作灌。【正韻】通作祼果。 又【廣韻】古滿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緩切,??貫上聲。義同。 【說文】從臼水臨皿。【正字通】澡滌者兩手掬水。象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