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監
(監)
jiān ?ㄐㄧㄢˉ
◎ 督察:監察。監控。監測。監護。監考。監聽。
◎ 牢,獄:監獄。監押。監禁。坐監。
英文翻譯
◎ 監
inspect prison supervise watch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監
監 jiān?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邊是一個人睜大眼睛在往下看(臣,豎目),右邊是個器皿。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橫,表示器中有水。古人以水為鏡,“監”就是一個人彎著腰,睜大眼睛,從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。本義:監督,察看督促)
(2) 同本義 [supervise]
監,臨下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立其監。——《周禮·太宰》。注:“謂公侯伯子男各監一國。”
何用不監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
監,察也。——《方言十二》
使監謗者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。注:“察也。”
以監其上下之所好。”
乃以吳叔為假王,監諸將以西擊 滎陽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王怒,得衛巫,使監謗者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上》
夷門監者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
剛毅監斬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3) 又如:監臨(自上而下地監督視察);監修(監督編修);監覷(查看);監解(明察,分辨)
(4) 掌管;主管 [take charge]。如:監院(監管寺院的僧人);監主(監臨主守的官員;主管監獄的官員);監事(指企業或事業組織中擔任監察工作的領導成員);監帥(監督軍務的主將)
(5) 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 [act for]。如:監國 (君主因故不能親政,由近臣代行職務)
(6) 監禁;關押 [imprison]。如:監候(監禁起來候審;或判死罪后緩刑,關起來等候秋審復核);監追(監禁起來嚴令限期完成);監系(亦作“監計”。關押,囚禁)
(7) 統領,率領 [command]
迪將其后,監我士師工。——《書·洛誥》
(8) 又如:監御(統領);監統(監督統理)
詞性變化
◎ 監
監 jiān?
〈名〉
(1) 牢獄 [prison]
監五室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監外板屋。
(2) 又如:監鋪(臨時拘留所);監倉(監獄);監規(監獄的規章制度);監比(坐監追征)
(3) 監督、指導或勸告的人 [proctor]
命四監大合百縣之秩芻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。注:“山林川澤之官。”
(4) 又如:學監(清末在中等以上學堂設立的學官)
(5) 指諸候 [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]
乃施典于邦國,而建其牧,立其監。——《周禮·太宰》
(6) 另見 jiàn?
基本詞義
◎ 監
監 jiàn?
〈動〉
(1) 通“鑒”
(2) 借鑒 [use for reference;draw lessons from]
我不可不監于有夏,亦不可不監于有殷。——《書·召誥》
監觀四方,求民之莫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
成湯監于夏桀,故主其心而慎治之。——《荀子·解蔽》
(3) 照 [reflect]
人無于水監,當于民監。——《書·酒誥》
明神降之,監其德也。——《左傳·莊公三十二年》
昔有仍氏,生女發黑而甚美,光可監人。——《列女傳·晉羊叔姬》
(4) 另見 jiān?
漢語字典
[①][jiān]
[《廣韻》古銜切,平銜,見。]
“監1”的繁體字。亦作“譼1”。
(1)察看;督察。
(2)指諸侯。
(3)掌管;主管。
(4)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。
(5)總領,率領。
(6)看守;囚禁。
(7)監獄。
(8)太陽的一種光象。指日旁似冠珥的赤云氣。
[②][jiàn]
[《廣韻》格懺切,去鑑,見。]
“監2”的繁體字。
(1)古代官名。多指主管監察的官員。
(2)古代官署名稱。如牧馬監、欽天監等,其主官亦稱監或少監。
(3)國子監。
(4)指監生。國子監生員的省稱。
(5)太監。
(6)量詞。用于書函。
(7)宋代的特別行政區劃名。于坑冶、鑄錢、牧馬、產鹽等地區設置。一種與府、州同級,隸屬于路;一種與縣同級,隸屬于府、州。
(8)通“鑒”。鏡子。
(9)通“鑒”。照映;明察。
(10)通“鑒”。借鑒;參考。
(11)通“鑒”。儆戒;教訓。
(12)通“嚂”。貪求。
(13)姓。春秋齊國有監止。見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。
[③][kàn]
[《集韻》苦濫切,去闞,溪。]
“監3”的繁體字。通“闞1”。
地名用字。參見“監3鄉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談部見母,keam
[平水韻]:下平十五咸·去聲三十陷
[粵 語]:gaam1gaam3
[閩南語]:kaN1,kam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 監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794第04〔古文〕????譼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銜切,??減平聲。【說文】臨下也。【徐曰】安居以臨下,監之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察也。【廣韻】領也。【詩·小雅】何用不監。【箋】女何用爲職,不監察之。【禮·王制】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。監於方伯之國。【註】使佐方伯,領諸侯,監臨而督察之也。上監去聲,下監平聲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之職】邦國立其監。【註】謂公侯伯子男,各監一國。【莊子·天運篇】監臨下土,天下戴之,此謂上皇。 又【韻府】攝也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君行則守,守曰監國。 又【韻會小補】觀也。【魯語】長監于世。 又監寐,猶寤寐也。【後漢·桓帝紀】監寐寤嘆。【註】言雖寢而不寐也。 又雲氣臨日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眂祲掌十煇之灋,四曰監。【疏】謂有赤雲氣在日旁,如冠珥。珥,卽耳也。 又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歲隂在寅,歲星居丑,正月晨出東方,名曰監德。 又【唐韻】格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懺切【正韻】古陷切,??減去聲。義同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視也。【書·太甲】天監厥德,用集大命。【詩·大雅】監觀四方,求民之莫。 又官名。【史記·五帝紀】黃帝置左右監。又【唐書·百官志】官寺之別曰寺,曰監。又【韻會】牧苑及鹽鐵官所治皆曰監。 又宦寺亦曰監。【史記·秦本紀】衞鞅因景監求見孝公。【註】監,奄人也。 又姓。【風俗通】衞康叔爲連屬之監,其後氏焉。【史記·田齊世家】監止爲齊??公相。【註】監,一作闞。 又【韻會】通作鑑鍳。【書·酒誥】人無于水監,當于民監。【班倢伃·自傷賦】??女圖以鏡監。 又監監,如金之監而明察也。【靈樞經】陽明之上監監然。 又【集韻】苦濫切,音闞。地名,在東平郡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蚩尤在東平陸監鄉,齊之西境也。【註】監,音闞。 又【前漢·韋孟諫詩】我王如何,曾不斯覽。黃髮不近,胡不時監。監葉覽,覽音濫。 又葉古嫌切,音蒹。【韓愈·子產頌】在周之興,養老乞言。及其已衰,謗者使監。 【六書正譌】從臨省聲,兼意。從血者,與??同義。古者歃血爲??,書其辭曰:明神監之。故??與監皆從血,會意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閔二年】君行則有守,守曰監國。〕 謹照原文 省有字。〔【史記·天官書】歲隂在寅,歲星居丑,正月辰出東方,名曰監德。〕 謹照原文辰出改晨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