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盎
àng ?ㄤˋ
◎ 古代的一種盆,腹大口小。
◎ 盛(shèng ),充盈:春意盎然。詩意盎然。
英文翻譯
◎ 盎
full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盎 àng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皿,央聲。本義: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)
(2) 同本義 [an earthen vessel with a big belly and a small mouth]
盎,盆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盎謂之缶。——《爾雅》
盎中無斗米儲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東門行》
(3) 又如:盎盂相敲(比喻家庭口角)
(4) 盎齊(濁酒)的省稱 [angqi]
三曰盎齊。——《周禮·酒正》
詞性變化
◎ 盎 àng?
〈動〉
(1) 充溢 [fill to overflow]
其生色也睟然,見于面,盎于背。——《孟子·盡心上》
(2) 又如:興趣盎然;盎盎(洋溢的樣子,充盈的樣子);盎溢(充盈洋溢)
漢語字典
[①][àng]
[《廣韻》烏浪切,去宕,影。]
[《廣韻》烏朗切,上蕩,影。]
亦作“1”。
(1)盆類盛器。
(2)洋溢。
(3)方言。狂妄。
(4)濁酒。
(5)見“盎齊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烏朗切,上37蕩,ǎng,宕開一上唐影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二養·去聲二十三漾
[粵 語]:on1ong3
[閩南語]:ng2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 盎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794第0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烏浪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浪切,??鴦去聲。【說文】盆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盎謂之缶。【疏】瓦器也。可以節樂,可以盛水,盛酒。【揚子·方言】罃甈謂之盎。【後漢·逢萌傳】首戴瓦盎。【古樂府·東門行】盎中無斗儲。【譚子化書】湯盎投井,所以化雹也。 又盛貌。【孟子】盎於背。【註】其背盎盎然盛。【樓異嵩山賦】方春陽之盎盎。 又盎齊,酒名。【周禮·天官】酒正,辨五齊之名,三曰盎齊。【註】盎,猶翁也。盛而翁翁然蔥白也。 又門名。【三輔黃圖】長安城南,出東頭,第一門曰覆盎門。 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 又【廣韻】烏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倚朗切【正韻】於黨切,??鴦上聲。義同。 【說文】或作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