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皸
(皸)
jūn ?ㄐㄩㄣˉ
◎ 皮膚因寒冷或干燥而裂開:皸裂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皸
皸 jūn?
〈動〉
手足的皮膚凍裂 [skin chaps]。如:皸瘃(皮膚受嚴寒而坼裂成瘡。即凍瘡);皸坼(皸裂);皸皺(粗糙開裂);皸手繭足(手皸裂,足生繭)
漢語字典
[①][jūn]
[《廣韻》舉云切,平文,見。]
[《廣韻》居運切,去問,見。]
亦作“皹1”。“皸1”的繁體字。“龜3”的被通假字。
皮膚受凍而坼裂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平十二文·去聲十三問
[粵 語]:gwan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皮字部】 皸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791第15【唐韻】矩云切【集韻】拘云切【韻會】拘雲切,??音君。【說文】足坼也。【類篇】皴也,皵也,又手足坼裂也。【前漢·趙充國傳】將軍士寒,手足皸瘃。【唐書·李甘傳】凍膚皸瘃。【註】皸,凍裂也。【金壷字考】皸瘃,凍瘡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居運切【集韻】俱運切,??君去聲。又【集韻】區倫切,音囷。義??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