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癩
lài ? ㄌㄞˋ
◎ 見(jiàn)“癩”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lài]
[《廣韻》落蓋切,去泰,來(lái)。]
[《廣韻》盧達(dá)切,入曷,來(lái)。]
“癩1”的繁體字。
(1)惡瘡;頑癬;麻風(fēng)。
(2)像生了癩瘡的。謂表面凹凸不平或毛皮脫落。參見(jiàn)“癩瓜”、“癩蝦蟆”。
(3)差,劣。參見(jiàn)“癩活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落蓋切,去14泰,lài,蟹開(kāi)一去泰來(lái)
[平水韻]:去聲九泰
[粵 語(yǔ)]:laai3
[閩南語(yǔ)]:nai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癩; 康熙筆畫(huà):21; 頁(yè)碼:頁(yè)782第41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落蓋切,音賴(lài)。【說(shuō)文】惡疾也。【論語(yǔ)】伯牛有疾。【註】先儒以爲(wèi)癩也。本作癘。 又【廣韻】盧達(dá)切【集韻】郎達(dá)切,??音辣。與瘌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