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癩
(癩)
lài ?ㄌㄞˋ
◎ 麻風病。
◎ 癬疥等皮膚病:癩子。癩皮狗(喻不要臉的人)。
◎ 表皮凸凹不平或有斑點的:癩瓜(即“苦瓜”)。癩蛤蟆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癩
(1) 癩 là
(2) 另見 lài?
詞性變化
◎ 癩
癩 lài?
〈形〉
(1) 壞;低劣 [bad]。如:癩子(俗指無恥、唯利是圖的人)
(2) 臟 [dirty]
但凡客商在路,早晚安歇,有兩件事免不得,吃癩飯,睡死人床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(3) 另見 là
漢語字典
癩
[①][lěi]
[《廣韻》落猥切,上賄,來。]
皮表小腫塊,小疙瘩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去聲九泰
[粵 語]:laai3
[閩南語]:nai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癩; 康熙筆畫:21; 頁碼:頁782第0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落蓋切,音賴。【說文】惡疾也。【論語】伯牛有疾。【註】先儒以爲癩也。本作癘。 又【廣韻】盧達切【集韻】郎達切,??音辣。與瘌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