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瘥
chài ? ㄔㄞˋ
◎ 病愈:久病初瘥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瘥 chài?
〈動(dòng)〉
(1) 病除(病已去體;病有好轉(zhuǎn)) [be recovered]
患既未瘥,眠也不安。——《續(xù)世說·夙慧》
(2) 又如:久病初瘥
(3) 治好病 [cure]
泉源沸涌,冬夏湯湯,望之則白氣浩然,言能瘥百病云。——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》
(4) 另見 cuó?
基本詞義
◎ 瘥 cuó?
〈名〉
(1) 病;疫病 [sickness]
瘥,病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無天昏札瘥之憂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。注:“病也。”
天方薦瘥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節(jié)南山》
札瘥夭昏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。賈注:“小疫曰瘥。”
(2) 又如:瘥札(疫病);瘥瘼(謂疫病疾苦);瘥癘(瘟疫);瘥昏(昏忽、迷亂之病)
(3) 喻指缺點(diǎn) [defect]
氣高或怒張,微疵玉之瘥。——明· 宋濂《潛溪錄》
(4) 另見 chài?
漢語字典
[①][cuó]
[《廣韻》昨何切,平歌,從。]
[《廣韻》子邪切,平麻,精。]
(1)病,疫病。
(2)勞累;牽累。
[②][chài]
[《廣韻》楚懈切,去卦,初。]
痊愈;使病愈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歌部從母,dzai
[廣 韻]:昨何切,下平7歌,cuó,果開一平歌從
[平水韻]:下平五歌·去聲十卦
[粵 語]:caai3co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瘥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778第22【唐韻】才他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才何切,??坐平聲。【說文】瘉也。【廣韻】病也。【詩·小雅】天方薦瘥。【傳】瘥,病也。【左傳·昭十九年】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。【註】小疫曰瘥。 又【廣韻】子邪切【集韻】咨邪切,??音??。義同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楚懈切,音衩。【玉篇】疾愈也。【博雅】瘥,癒也。 又【集韻】楚嫁切,音汊。義同。 本作??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。〕 謹(jǐn)照原文十七年改十九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