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痹
bì ? ㄅㄧˋ
◎ 〔痹癥〕中醫指由風、寒、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。
◎ 〔麻痹〕見“麻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痹 bì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疒( chuáng),畀( bì?)聲。本義:痹癥。中醫指由風、寒、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) 同本義 [rheumatism or numbness caused by draught,cold,damp,etc.]
痹,濕病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五藏大府、痹十二,病方三十卷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藝文志》。注:“風濕之病?!?br>
危坐一時,痹不得搖?!?a href="#">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
(2) 又如:痹厥(神經系病。肢體疼痛麻木);痹頑(人體某一部分的感覺完全或部分喪失)
詞性變化
◎ 痹 bì?
〈形〉
氣郁悶 [gloomy]
冬刺夏分,病不愈,氣上,發為諸痹。——《診要經終論》
漢語字典
[①][bì]
[《廣韻》必至切,去至,幫。]
亦作“疪1”。亦作“痺1”。
(1)中醫指風、寒、濕侵襲肌體導致肢節疼痛、麻木、屈伸不利的病癥。
(2)蔽,阻塞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必至切,去6至,bì,止開三去脂A幫
[平水韻]:去聲四寘
[粵 語]:be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痹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775第2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??必至切,音畀?!菊f文】濕病也?!菊滞ā績冉浽唬猴L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爲痹。風氣勝者爲行痹,寒氣勝者爲痛痹,濕氣勝者爲著痹。註:風屬隂中之陽,善行而數變,凡走注歷節之類,俗名流火是也。隂寒之氣,乘於肌肉筋骨,則凝閉不通,故爲痛痹,卽痛風也。著痹者,重著不移,濕從上化,故病在肌肉,不在筋骨也。有心痹,肺痹,肝痹,腎痹,腸痹,胞痹。凡痹之類,逢寒則急,逢熱則縱。言寒則筋攣,故急。熱則筋弛,故縱也。程子曰:醫書以手足痿痹爲不仁。按病能篇云:痹而不仁,發爲肉痿。痿與痹分爲二,內經痹論痿論兩存,程子旣舉而兼言之,以痿痺相續而至,其爲不仁,一也。【淮南子·俶眞訓】谷氣多痹?!颈阕又晾砭怼枯牌亚K之止痹濕?!緧晨蹬c山巨源絕交書】危坐一時,痹不得搖?!驹]】痹,濕病也?!∮质该??!局芏Y·夏官·司弓矢】恆矢痹矢,用諸散射。【註】恆矢,安居之矢也。痹矢象焉,二者可以散射也。痹之言倫比也?!∮帧炯崱颗燎?,音鼻。【集韻】病也?!”咀??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夏官·司弓】恆矢痹矢,用諸散射。〕 謹照原文司弓下增矢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