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瘍
(瘍)
yáng ?ㄧㄤˊ
◎ 瘡、癰、疽、癤等的通稱,創傷。
◎ 潰爛:潰瘍。膿瘍。
英文翻譯
◎ 瘍
ulcer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瘍
瘍 yáng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疒( chuáng),昜(yáng)聲。本義:癰瘡) 同本義 [sore]
瘍,頭創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頭有創曰瘍。——《釋名》
庀瘍者造焉。——《周禮·醫師》。注:“身傷曰瘍。”
骨干瘍為微。——《爾雅》
頭有創則沐,身有瘍則浴。——《禮記》
(2) 又如:瘍子(泛指瘡);瘍痍(癰瘡、創傷);瘍醫( 周代醫官之一。后世指治瘡傷的外科醫生)
詞性變化
◎ 瘍
瘍 yáng?
〈動〉
(1) 破損,潰爛 [be damaged;ulcerate]
皮膚瘍潰。——《素問·風論》
(2) 又如:胃潰瘍;瘍潰(破損潰爛);瘍微(潰瘍。喻腐朽現象)
漢語字典
[①][yáng]
[《廣韻》與章切,平陽,以。]
“瘍1”的繁體字。
(1)癰瘡。
(2)指生瘡。
(3)破損,潰爛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粵 語]:joeng4
[閩南語]:iong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瘍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769第22【唐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余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??音陽。【說文】頭創也。【廣韻】傷也。【集韻】一曰創癰。【左傳·襄十九年】荀偃癉疽生,瘍於頭。【疏】瘍,頭創也。【禮·曲禮】身有瘍則浴。【周禮·天官·瘍醫註】瘍,創?也。又【醫師】凡邦之有疾病者,疕瘍者造焉。【註】身傷曰瘍。 又【集韻】大浪切,音宕。畜病泄。 【類篇】或作癢。亦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