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疃
tuǎn ? ㄊㄨㄢˇ
◎ 禽獸踐踏的地方,
◎ 村莊,屯(多用于地名):白家疃(在中國北京市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疃 tuǎn?
〈名〉
(1) 禽獸踐踏的地方 [track]
盤桓疃畔巒端路,見一個繞倒忉騷老夫。——《雍熙樂府》
(2) 村莊;屯 [village]
自出城,即黃茅彌望,每十余里,有村疃數家而已。——宋· 陸游《入蜀記》
(3) 常用作地名。如:山東有柳疃,河北有賈家疃
漢語字典
[①][tuǎn]
[《廣韻》吐緩切,上緩,透。]
亦作“墥2”。亦作“畽1”。
(1)禽獸踐踏之處。
(2)村莊;屯。
(3)用作地名用字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吐緩切,上24緩,tuǎn,山合一上桓透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上】【田字部】 疃; 康熙筆畫:17; 頁碼:頁766第19【唐韻】土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土緩切,??湍上聲。【說文】禽獸所踐處。引《詩·豳風》:町疃鹿場。○按《詩》今本作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