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瓜
guā ? ㄍㄨㄚˉ
◎ 蔓生植物,屬葫蘆科,果實(shí)可食:西瓜。冬瓜。瓜蒂。瓜分(像切瓜一樣分割,如“瓜瓜天下”)。瓜葛。瓜代。瓜李(指嫌疑的境地)。瓜子兒。
英文翻譯
◎ 瓜
melon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瓜 guā?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,兩邊象瓜蔓,中間是果實(shí),是藤上結(jié)瓜的形象。從“瓜”的字,多與瓜果有關(guān)。草木蔓生植物名。種類很多,果實(shí)也稱瓜)
(2) 同本義 [melon;gourd]。屬于雙子葉植物瓜科
七月食瓜,八月斷(摘下)壺(葫蘆)。——《詩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
大曰瓜,小曰瓞,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。——《詩經(jīng)集注》
綿綿瓜瓞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綿》
(3) 又如:瓜田(種瓜的田);瓜潤(瓜受到灌溉后,長得更為豐美);瓜練(冬瓜的瓤);瓜瓤(瓜肉)
(4) 指形狀如瓜的飾物、儀仗、兵器之類的器物 [melon-like thing]。如:瓜皮帽;瓜皮船;金瓜(簡稱“瓜”。一種充作儀仗的武器。長柄,上端作瓜形)
(5) 瓜州 [Gua prefecture]
(6) 古地名。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
(7) 治所在今甘肅省安西縣東
(8) 瓜洲,鎮(zhèn)名 [Gua town]。又稱瓜埠洲。在江蘇省邗江縣南部大運(yùn)河入長江處
(9) 通“蝸”( wō)。蝸牛 [snail]
自作一瓜牛廬,凈掃其中。——《三國志·魏書·管寧傳》
詞性變化
◎ 瓜 guā?
〈動〉
(1) 瓜成熟 [ripen]
雖蔬食,菜羹,瓜祭,必齊(同“齋”,齋戒)如也。——《論語·鄉(xiāng)黨》
齊侯使 連稱、 管至父戍 葵丘,瓜時而往。——《左傳·莊公八年》
(2) 又如:瓜期(瓜代之期。官員任滿由別人接任的日期);瓜時而往,及瓜而代(同“瓜期”);瓜時(指瓜熟的時候)
(3) 分割 [cut apart]
于時瓜剖區(qū)宇,蜂起英豪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漢高皇帝親斬白蛇賦》
(4) 又如:瓜剖(分割土地,同瓜分);瓜剖豆分(比喻國土被人侵占瓜分。也作“豆剖瓜分”)
漢語字典
[①][guā]
[《廣韻》古華切,平麻,見。]
亦作“苽2”。
(1)葫蘆科植物。種類甚多。果實(shí)可作蔬菜或水果,有的還可作雜糧和飼料。亦指這類植物的果實(shí)。
(2)指形狀如瓜的飾物、儀仗、兵器之類的器物。
(3)指瓜成熟。
(4)刮。
(5)喻傻。
(6)通“蝸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魚部見母,koa
[廣 韻]:古華切,下平9麻,guā,假合二平麻見
[平水韻]:下平六麻
[粵 語]:gwaa1
[閩南語]:koa1,koe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上】【瓜字部】 瓜; 康熙筆畫:5; 頁碼:頁746第01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姑華切,??音騧。【說文】?也。象形。【詩·豳風(fēng)】七月食瓜。【禮·曲禮】爲(wèi)天子削瓜者副之。又【月令】孟夏之月,王瓜生。【註】王瓜,萆挈也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。【齊民要術(shù)】二月辰日宜種瓜。【廣雅】龍?zhí)惬F掌,羊骹兔頭,桂支蜜筩,??蛌貍頭,皆瓜屬也。 又木瓜。【詩·衞風(fēng)】投我以木瓜,報之以瓊琚。【傳】木瓜。楙木也。可食之木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】凡取幹之道七,柘爲(wèi)上,檍次之,檿桑次之,橘次之,木瓜次之,荊次之,竹爲(wèi)下。 又天瓜,栝樓別名。見【本草綱目】。 又昆侖瓜,茄子別名。見【酉陽雜俎】。 又匏瓜,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匏瓜有靑黑星守之,魚鹽貴。【註】匏瓜,一名天雞。在河鼓東。匏瓜明,則歲大熟也。 又守瓜,蟲名。【爾雅·釋蟲】蠸輿父,守瓜。【註】今瓜中黃甲小蟲,喜食瓜葉。故曰守瓜也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宣十五年】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,亦賞士伯以瓜衍之縣。又【襄十四年】昔秦人迫逐,乃祖吾離于瓜州。【註】瓜州,地在今燉煌。【正字通】今鎭江有瓜州,異地同名。 又國名。【正字通】柯枝國別種曰木瓜。穴居,男女裸體,紉結(jié)草木葉蔽前後。見星槎勝覽。 又瓜田,複姓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有瓜田儀。 又【韻補(bǔ)】葉攻乎切,音孤。【左傳·哀十七年】衞侯夢于北宮,見人登昆吾之觀,被髮北面而譟,曰:登此昆吾之墟,緜緜生之瓜。余爲(wèi)渾良夫,叫天無辜。 又葉古禾切,音戈。【道藏歌】仙童掇朱實(shí),神女獻(xiàn)玉瓜。浴身丹液池,濯髮甘泉波。 【集韻】俗作苽,非。
考證:〔【廣雅】龍?zhí)惬F掌,羊駁兔頭,桂髓蜜筩,小靑大班,皆瓜名也。〕 謹(jǐn)照原文駁改骹。髓改支。小靑大班改??蛌貍頭。瓜名改瓜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