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琰
yǎn ?ㄧㄢˇ
◎ 〔琰圭〕上端尖的圭。
◎ 〔琰琰〕有光澤的樣子,如“黛玄眉之琰琰”。
◎ 美玉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琰 yǎn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玉,炎聲。本義:美玉名) 同本義 [name of a beautiful jade]
漢語字典
[①][yǎn]
[《廣韻》以冉切,上琰,以。]
(1)有尖鋒的圭。
(2)美玉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以冉切,上50琰,yǎn,咸開三上鹽A以
[平水韻]:上聲二十八琰
[粵 語]:jim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午集上】【玉字部】 琰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735第06【唐韻】【韻會】??以冉切,音??!菊f文】璧上起美色也。從玉,炎,意兼聲?!緩V韻】玉名。【韻會】琰之言炎也。光炎起也。 又圭之銳上者?!局芏Y·春官·典瑞】琰圭以易行,以除慝。【註】琰圭有鋒芒,爲(wèi)誅討之象。諸侯有不善,使者征之,執(zhí)以爲(wèi)瑞節(jié)也。又【冬官·考工記】琰圭九寸?!驹]】凡圭琰上寸半,琰圭琰半以上又半爲(wèi)瑑飾?!∮秩嗣?。詳前琬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