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豬
zhū ? ㄓㄨˉ
◎ 哺乳動物,肉可食,鬃可制刷,皮可制革,糞是很好的肥料:豬倌。豬場。豬圈(juàn )。豬肉。生豬。野豬。種(zhóng )豬。
◎ 古同“潴”,水積存之處。
英文翻譯
◎ 豬
pig swine hog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豬
豬 zhū?
〈名〉
(1) 豬只 [swine;hog;pig],組成豬科(Suidae)的各種哺乳動物的任一種,四肢短小,尾短,體毛稀疏,鼻面短凹或平直,耳大下垂或前挺,被毛較粗,有黑、白或黑白花等色,汁腺不發達,熱時喜浸水散熱;特指家養種的成員
豬,豕而三毛叢居者。從豕,者聲?!?a href="/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/" target="_blank">說文》。按,豕子也。
(2) 如:豬魈(豬怪;豬精);豬膀胱(又稱“豬尿泡”、“豬胞”、“豬尿脬”、“豬脬”);小豬(又叫“豬牙子”、“豬仔”、“豬娃”、“豬娃子”);母豬(又叫“豬婆”、“豬婆子”、“豬娘”)
(3) 十二生肖之一,配地支的“亥” [swine]。如:屬豬的;豬年(俗稱十二生肖之一豬所代表的年份,即亥年)
詞性變化
◎ 豬
豬 zhū?
〈動〉
通“潴”。水積聚[(of water) accumulate]
大野既豬?!?a href="#">書·禹貢》
規偃豬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
以豬畜水?!?a href="/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/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地官·稻人》
漢語字典
[①][zhū]
[《廣韻》陟魚切,平魚,知。]
(1)哺乳動物。頭大,鼻和嘴長,眼小耳大,腳短,身體肥。肉可供食用,皮可制革,鬃可制刷子和做其他工業原料,糞尿可做肥料。
(2)十二生肖之一,配地支的“亥”。
(3)詈詞。參見“豬狗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陟魚切,上平9魚,zhū,遇開三平魚知
[平水韻]:上平六魚·上聲五尾
[粵 語]:zyu1
[閩南語]:ti1,tu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豬; 康熙筆畫:16; 頁碼:頁714第26【廣韻】俗豬字。
(豬)【唐韻】陟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張如切,??著平聲。【說文】豕而三毛叢居者?!緺栄拧め尗F】豕子豬?!驹]】今亦曰彘,江東呼豨,皆通名。【揚子·方言】吳揚之閒謂之豬子?!聚拧控i性??而率?!緭P子·太??經】出野見虛,有虎牧豬。 又山豬,卽豪豬也。詳前豪字註?!∮謳X南有嬾婦豬。【桂海虞衡志】嬾婦似山豬而小,喜食禾。田夫以機軸織絍之器掛田所,則不復近?!∮重堌i?!緱類酢さゃU錄】毛犀卽彖也。善知吉兇,古人呼爲貓豬,交廣人謂之豬神?!∮质i?!臼裰尽框唑瓤h有石豬,子母數千頭,傳言夷昔牧豬于此,一朝豬化爲石?!∮止倜?。【魏志·東夷傳】夫餘國以六畜名官,一曰豬加?!∮植菝??!静┭拧糠i,木禾也。 又藥名?!颈静菥V目】陶弘景曰:豬苓,其塊黑似豬屎,故名?;ピ斍磅关g二字註。 又山水名?!旧胶=洝壳i之山,渠豬之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河。 又湫名。【北夢瑣言】邛州有湫,有牝豕出入,號豬龍湫。 又州名?!咎茣さ乩碇尽控i拔州,隸隴右道。 又【廣韻】豬口,地名。亦作??!緯x書·甘卓傳】軍次豬口。又【閔公承傳】作?口?!∮帧卷崟客ㄗ鳛z,水所停也。【書·禹貢】大野旣豬?!究讉鳌看笠?,澤名。水所停曰豬?!静虃鳌克疃鴱土髡撸^之豬?!咀髠鳌は宥迥辍恳庂蓉i?!驹]】下濕之地。 又孟豬,澤名。通作諸。【書·禹貢】被孟豬?!静虃鳌康刂?,在梁國睢陽東北,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?!咀髠鳌べ叶四辍考啊緺栄拧め尩亍孔髅现T。 又【字彙補】照迦切,音遮?!咀髠鳌ざㄊ哪辍克我叭烁柙唬簲枈湄i,盍歸吾艾豭。干寶讀?! 緩V韻】俗作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