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猇
xiāo ? ㄒㄧㄠˉ
◎ 古同“虓”,虎怒吼聲。
◎ 犬叫聲。
◎ 古縣名,在今中國山東省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猇 xiāo?
〈名〉
(1) 猛虎怒吼聲 [roar as a tiger]
猇,《說文》:“虎鳴也。”——《集韻》
(2) 又如:猇聲狺語(形容惡言叫罵)
(3) 古縣名 [Xiao county]。在今山東省。如:猇亭(古地名。在今湖北枝城市境長江東岸)
詞性變化
◎ 猇 xiā
〈形〉
言語粗野 [vulgar]
兼之猇聲狺語,旦暮無休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漢語字典
[①][xiāo]
[《廣韻》許交切,平肴,曉。]
[《廣韻》胡茅切,平肴,匣。]
(1)虎吼聲。
(2)漢代縣名。屬濟南郡。見《漢書·地理志上》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胡茅切,下平5肴,xiáo,效開二平肴匣
[平水韻]:下平三肴
[粵 語]:haau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猇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712第14【集韻】于包切,音倄。【玉篇】虎欲齧人聲也。 又【集韻】一曰國名。 又一曰犬聲。 又【廣韻】許交切【集韻】虛交切,??音哮。【集韻】本作虓。或作唬。又【廣韻】胡茅切【集韻】何交切,??音肴。義??同。 又【廣韻】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濟南郡猇。【註】侯國。師古曰:今東朝陽有猇亭。 又【集韻】吁嬌切,音鴞。【前漢·地理志註】蔡謩音鴞。 又【類篇】陳知切,音馳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夷周切,音由。【前漢·地理志註】師古:音于虬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