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犨
chōu ? ㄔㄡˉ
◎ 牛喘息的聲音。
◎ 突出:“南家之墻犨于前而不直”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犨 chōu?
〈名〉?
(1) 牛喘息聲 [sound of ox's breath]
犨,牛息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(2) 水名。在今河南省魯山縣境 [Chou river]
滍水又東, 犨水注之。——《水經注·滍水》
詞性變化
◎ 犨 chōu?
〈形〉?
突出 [projecting]
南家之墻犨于前而不直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漢語字典
[①][chōu]
[《廣韻》赤周切,平尤,昌。]
亦作“犫1”。
(1)牛息聲。
(2)突出。《呂氏春秋·召類》:“南家之牆犨於前而不直。”高誘注:“犨,猶出。曲出子罕堂前也。”一說同“讎”,猶當,正對著。陳奇猷校釋引洪頤煊曰:“犨,當爲讎。《漢書·灌夫傳》晉灼注:'讎,當也。'”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赤周切,下平18尤,chōu,流開三平尤昌
[平水韻]:下平十一尤
[粵 語]:cau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 犨; 康熙筆畫:20; 頁碼:頁705第10【唐韻】赤周切【集韻】蚩周切,??音趎【說文】牛息聲。 又牛名。 又姓。【風俗通】晉大夫郤犨之後。 又【玉篇】出也。【呂氏春秋】南家之牆,犨於前而不直。 又縣名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與南陽守齮戰犨東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南陽郡犨。【註】犨,昌牛反。 【廣韻】本作犫。
考證:〔【史記·高祖紀】南陽守齮戰犨東。〕 謹照原文南上增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