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犏
piān ? ㄆㄧㄢˉ
◎ 〔犏牛〕公黃牛和母牦牛交配所生的第一代雜種牛,比牦牛馴順,比黃牛力氣大。
漢語字典
[①][piān]
[《正字通》匹焉切]
見“犏牛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芳連切,下平2仙,piān,山開三平仙A滂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 犏; 康熙筆畫:13; 頁碼:頁703第02【正字通】匹焉切,音偏。師古曰:牦牛卽犏牛。水東日記曰:牦牛與封牛合,則生犏牛。狀類牦牛,偏氣使然,故謂之犏。據(jù)此說,犏又牦之遺種,非卽牦牛也。◎按字書無犏字。《正字通》新增。顏師古上林賦註曰:旄牛,卽今所謂偏牛。本作偏。惟吳任臣山海經(jīng)註云:李東壁曰:旄牛一名犏牛。卽爾雅之犣牛。犏從牛旁,與正字通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