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牾
wǔ ? ㄨˇ
◎ 逆,不順:抵牾(抵觸,沖突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牾 wǔ?
〈動〉
(1) 相逢 [meet]
重華不可牾兮,孰知余之從容?!?a href="/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/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(2) 背逆 [violate]
牾,逆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,莫敢與牾?!?a href="/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/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嚴延年傳》
(3) 又如:抵牾(矛盾。也作牴牾);牾逆(違逆,觸犯)
漢語字典
[①][wǔ]
[《字彙》五故切]
(1)逢。
(2)違逆,不順從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五故切,去11暮,wù,遇開一去模疑
[粵 語]:ng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下】【牛字部】 牾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701第07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訛胡切,音吾。獸名。◎按啎,俗刻誤作牾。前漢王莽傳:亡所牾意。後漢桓典傳:以牾宦官賞不行。楊子方言:適牾也。穆天子傳:白鹿一牾。皆啎字之譌。其善本原作啎。字彙云:五故切,與忤同,謬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