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牀
chuáng ? ㄔㄨㄤˊ
◎ 同“床”。
漢語字典
[①][chuáng]
[《廣韻》士莊切,平陽,崇。]
亦作“床1”。
(1)供人睡臥的家具。
(2)古代坐具。
(3)安設床鋪。
(4)在床上睡覺。
(5)安放器物的支架、幾案等。
(6)井上圍欄。
(7)物之底部。
(8)量詞。猶架,座。
(9)量詞。猶套,副。
(10)量詞。指一對夫婦所承擔的租調量。
(11)量詞。猶條。用于被褥等物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士莊切,下平10陽,chuáng,宕開三平陽崇
[粵 語]:cong4
[閩南語]:chhong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中】【爿字部】 牀; 康熙筆畫:8; 頁碼:頁691第15【唐韻】【集韻】仕莊切【正韻】助莊切,??狀平聲。【說文】安身之坐者。【廣韻】簀也。【釋名】人所坐臥曰牀。牀,裝也。所以自裝載也。【廣雅】棲謂之牀。【通俗文】八尺曰牀。【易·剝卦】剝牀以足。【註】牀者,人所以安也。 又井榦曰牀。【樂府·淮南王篇】後園鑿井銀作牀。 又【爾雅·釋草】盱虺牀。【註】蛇牀也。一名馬牀。 【廣韻】俗作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