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燾
dào ?ㄉㄠˋ 又 tāo ㄊㄠˉ
◎ “燾”的繁體字。
◎ 普照天下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燾,溥覆照也。”
◎ 覆蓋。同“幬”。《史記?卷三十一?吳太伯世家》:“德至矣哉!大矣,如天之無不燾也,如地之無不載也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dào]
[《廣韻》徒到切,去號,定。]
[《廣韻》徒刀切,平豪,定。]
“濤3”的被通假字。“燾1”的繁體字。
(1)覆蓋。
(2)蔭庇。
(3)猶載,承受。
(4)見“燾奡”。
[②][tāo]
“燾2”的繁體字。
人名用字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徒刀切,下平6豪,táo,效開一平豪定
[平水韻]:下平四豪·去聲二十號
[粵 語]:dou6tou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燾; 康熙筆畫:18; 頁碼:頁685第35【唐韻】徒到切【廣韻】胡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大到切【正韻】杜到切,??音導。【說文】普覆照也。【小爾雅】燾,覆也。【公羊傳·文十三年】周公盛,魯公燾。【註】盛者新穀,燾者冒也。故上以新也。【疏】燾詁爲覆。若周書燾以黃土之類是也。周公盛者。謂新穀滿其器。魯公燾者,謂下故上新,裁可半平。【釋文】燾,徒報反。一本作濤。音同。【廣韻】同幬。【集韻】或作??。 又通作敦。【周禮·春官·司幾筵每敦一幾註】敦讀曰燾。覆也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徒刀切,音陶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陳留切,音儔。義同。 【集韻】或書作燽。【正字通】別從巾。作?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