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煩
(煩)
fán ?ㄈㄢˊ
◎ 苦悶,急躁:煩躁。煩亂。煩惱。煩悶。煩郁。心煩意亂。
◎ 又多又亂:不厭其煩。要言不煩。煩絮。煩瑣。煩冗。煩文。麻煩。
◎ 攪擾:煩擾。煩囂。
◎ 敬辭,表示請(qǐng)、托:煩勞。煩請(qǐng)。
英文翻譯
◎ 煩
be annoyed be irritated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煩
煩 fán?
〈形〉
(1) (會(huì)意。從頁(yè)( xié),從火。從“頁(yè)”表示與頭部有關(guān);從“火”,表示發(fā)燒。本義:頭痛發(fā)燒)
(2) 煩躁,煩悶 [be annoyed;be vexed]
煩,熱頭痛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煩則喘喝。——《素問·生氣通天論》。注:“謂煩躁。”
煩氣為蟲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》。按,旱熱也。
阿兄得聞之,悵然心中煩。——《玉臺(tái)新詠·古詩(shī)為焦仲卿妻作》
新鬼煩冤舊鬼哭。(煩,愁苦。)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
至于煩乃止也已,無以生疾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
(3) 又如:心煩(心里煩躁);煩積(煩悶積郁);煩困(煩躁疲勞);煩怨(煩惱怨恨)
(4) 通“繁”。煩瑣;繁多 [be superfluous and confusing;overelaborate;numerous]
小人不避其禁,故刑煩。——《商君書·算地》
法省則不煩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術(shù)》。注:“多也。”
世濁則禮煩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音初》
列五王之德,煩煩如繁諸乎。——《大戴禮記·少間》。注:“眾也。”
以奉使稱臣,頻煩至吳。——《三國(guó)志·費(fèi)偉傳》
話休絮煩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(5) 又如:煩務(wù)(繁雜的事務(wù));煩細(xì)(繁雜瑣碎);煩富(繁多;龐雜);煩幾(繁雜的政事);煩鄙(繁雜卑俗);要言不煩
(6) 厭煩,膩煩 [be sick of]。如:耐煩(不急躁,不厭其煩);煩倦(厭煩困倦);煩厭(厭煩)
(7) 亂;糾纏 [confuse]
撥煩理亂,兼肅文教。——《晉書·劉頌傳》
(8) 又如:煩委(雜亂堆積);煩悖(牽纏;紛亂);煩悖(紛亂謬誤);煩舌(紛繁雜亂;心情煩悶,思緒混亂)
詞性變化
◎ 煩
煩 fán?
〈動(dòng)〉
(1) 相煩;煩勞 [trouble]
煩,勞也;擾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衛(wèi)者趨數(shù)煩志。——《禮記·樂記》
數(shù)則煩,煩則不敬。——《禮記·祭義》
不可以煩大臣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秦策》
是好不好,煩大巫嫗為人報(bào)河伯。——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
(2) 又如:煩交
(3) 攪擾;煩擾 [annoy]
水煩則魚鼈不大。——《史記·樂書》
農(nóng)時(shí)憚煩民。——王安石《雜詠》
以物煩其性命乎。——《淮南子·俶真》
(4) 又如:煩散(煩擾散亂);煩累(煩擾;勞累);煩攪(煩擾;攪擾)
漢語字典
[①][fán]
[《廣韻》附袁切,平元,奉。]
“煩1”的繁體字。
(1)熱頭痛。
(2)煩躁;煩悶。
(3)繁多;繁雜。
(4)紛亂;糾結(jié)。
(5)指煩多的事務(wù)。
(6)困乏;疲勞。
(7)煩勞;相煩。
(8)厭煩;膩煩。
(9)頻繁攪動(dòng);煩擾。
音韻參考
[平水韻]:上平十三元
[粵 語]:faan4
[閩南語]:hoa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煩; 康熙筆畫:13; 頁(yè)碼:頁(yè)671第08【唐韻】附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符袁切,??音樊。【說文】熱頭痛也。 又【增韻】不??也。【書·說命】禮煩則亂。又【玉篇】干煩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九年】敢以煩執(zhí)事。 又【禮·樂記】衞音趨數(shù)煩志。【註】煩,勞也。 又【左傳·定二年】嘖有煩言。【註】煩,言忿爭(zhēng)。 又【增韻】悶也。【史記·倉(cāng)公傳】病使人煩懣。 又鳥名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煩鶩鷛??。【註】徐廣曰:煩鶩,一作番?。【漢書·音義】煩鶩,鳧也。郭璞云:煩鶩,鴨屬。 又地名。【戰(zhàn)國(guó)策】襲燕樓煩數(shù)縣。【註】樓煩,屬鴈門。 又葉符筠切。【陳琳·大暑賦】料救藥之千百兮,祇累熱而增煩。燿靈管之匪念兮,將損性而傷神。 又葉汾洽切。【宋玉·神女賦】淡淸靜其愔嬺兮,性沈祥而不煩,意似近而旣遠(yuǎn),若將來而復(fù)旋。【嵆康·琴賦】更唱迭奏,聲若自然,流楚窈窕,懲躁雪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