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烙
lào ? ㄌㄠˋ
◎ 用器物燙熨:烙衣服。烙印。烙花(亦稱“燙花”)。
◎ 把面食放在燒熱的鐺或鍋上加熱使熟:烙餅。烙鍋貼。
英文翻譯
◎ 烙
bake in a pan cauterize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烙 lào?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火,各聲。本義:把食物放在燒熱的器物上焙熟)
(2) 用高溫的金屬燒灼。引申為打上或留下標志 [brand]
燒之剔之,刻之烙之。——《莊子·馬蹄》
(3) 又如:烙花
(4) 在燒熱的鍋內焙烤[面食] [bake in a pan]。如:烙兩張餅
(5) 用烙器(燒灼器)或燒灼劑燙 [cauterize]
沙僧只叫:“腳底烙得慌!”——《西游記》
(6) 又如:烙鐵
(7) 另見 luò?
基本詞義
◎ 烙 luò?
〈動〉
(1) 灼;燒烤 [burn]
鞭、烙之數,風烙三十者鞭三百,烙五十者鞭五百。——《遼史》
(2) 又如:炮烙(古酷刑)
(3) 另見 lào?
漢語字典
[①][lào]
[《廣韻》盧各切,入鐸,來。]
(1)用高溫的金屬燒灼。
(2)引申為打上或留下標志。
(3)灼痛。
(4)用鍋鐺之屬烤面食。
[②][luò]
[《廣韻》盧各切,入鐸,來。]
灼,燒。古酷刑之一種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盧各切,入19鐸,luò,宕開一入唐來
[平水韻]:入聲十藥
[粵 語]:lok3
[閩南語]:lo1,loD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烙; 康熙筆畫:10; 頁碼:頁670第18【唐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歷各切,??音洛。【說文】灼也。【廣韻】燒也。【史記·殷本紀】有炮烙之法。【莊子·馬蹄篇】燒之烙之。 又【增韻】火鍼曰烙。 又音閣。【史記·殷本紀註】索隱曰:烙,一音閣。◎按字彙正字通俱云:又音格。當因閣有格音而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