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瀢
wěi ? ㄨㄟˇ
◎ 〔瀢瀢〕魚(yú)貫而行的樣子。
◎ 膏液。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wěi]
[《廣韻》以水切,上旨,定。]
見(jiàn)“瀢瀢”。
[②][duì]
[《廣韻》徒猥切,上賄,定。]
亦作“濻1”。
見(jiàn)“瀢2沱”、“瀢2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以水切,上5旨,wěi,止合三上脂A以
[國(guó) 語(yǔ)]:wéi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瀢; 康熙筆畫(huà):20; 頁(yè)碼:頁(yè)660第14【廣韻】以水切【集韻】愈水切,??音唯瀢瀢,魚(yú)行相隨貌。一曰魚(yú)盛謂之瀢。一曰水流貌。通作唯。亦作遺。 又【集韻】一曰膏液。 又【唐韻】徒對(duì)切【集韻】杜罪切,??音鐓。瀢??,水泛沙動(dòng)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碧沙瀢??而往來(lái)。或從隤作濻。 又【集韻】都外切,音??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