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(yǔ)字典
[①][luán]
[《廣韻》落官切,平桓,來。]
“欒1”的繁體字。
(1)木名。即欒華。
(2)古代樂器鐘口的兩角。
(3)建筑物立柱和橫梁間成弓形的承重結(jié)構(gòu)。
(4)瘦削。
(5)猶圓。方圓之圓。
(6)古邑名。春秋屬晉,故址在今河北省趙縣西北。
(7)通“孿”。雙生子。
(8)通“鑾”。指古代帝王車駕所用之鈴。詳“欒車”。
(9)姓。漢有欒布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元部來母,luan
[廣 韻]:落官切,上平26桓,luán,山合一平桓來
[平水韻]:上平十四寒
[唐 音]:luɑn
[國(guó) 語(yǔ)]:luán
[粵 語(yǔ)]:lyun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欒; 康熙筆畫:23; 頁(yè)碼:頁(yè)564第01【唐韻】路官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盧官切【韻會(huì)】盧丸切,??音鸞?!菊f文】木似欄。大夫冢樹欄楝也。【周禮·冢人疏】大夫墳高八尺,樹以藥草?!緩V韻】作樹以欒?!旧胶=?jīng)】雲(yún)雨之山有木名欒,黃木,赤技,靑葉,羣帝焉取藥?!咎票静荨恐^之欒荊?!驹]】欒荊,莖葉都似石南?!∮帧颈静輨e錄】欒華,葉似木槿而薄細(xì),花黃似槐而稍長(zhǎng)大?!∮謾铏?,瘠貌?!驹?shī)·檜風(fēng)】棘人欒欒兮。 又鐘口兩角爲(wèi)欒?!局芏Y·冬官考工記】鳧氏爲(wèi)鐘,兩欒謂之銑?!臼琛抗艖?yīng)律之鐘不圜,狀如今之鈴,故有兩角也?!∮帧径Y·明堂位】鸞車,有虞氏之車也。【鄭註】鸞或爲(wèi)欒?!∮帧静┭拧壳鷸堉^之欒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欒櫨疉施?!∮痔礄?,竹貌?!久秮\·兔園賦】修竹檀欒?!∮中?。【春秋】欒書之後,代爲(wèi)晉卿。枚乘《菟園賦》。
考證:〔【註】古應(yīng)鐘之鐘不圜?!场≈?jǐn)照周禮考工記原文註改疏。應(yīng)鐘改應(yīng)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