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漻
liáo ? ㄌㄧㄠˊ
◎ (水)清澈:“漻乎其清也。”
◎ 停聚的(水):“(禹)通大川,決壅塞,鑿龍門,降通漻水以導(dǎo)河。”
◎ 靜:“寂漻無聲。”
◎ 〔漻水〕河名,在中國湖北省。
◎ 氣盛:“漻然豐滿而手足拇動者,兵甲之色也。”
漢語字典
[①][liáo]
[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,來。]
(1)清澈貌。
(2)引申為平靜貌。
(3)空廓。
(4)流動。
(5)盛貌。
(6)憂傷貌。
(7)水名。源出湖北省應(yīng)山縣北分水嶺,匯合漂河,注入涢水。
[②][liú]
變化貌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落蕭切,下平3蕭,liáo,效開四平蕭來
[平水韻]:下平二蕭
[國 語]:liáo,liú
[粵 語]:lau4liu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漻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648第02【唐韻】洛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??音聊。【說文】淸深也。 又寂漻,高遠(yuǎn)貌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寂漻上天知厥時。 又水名。【水經(jīng)】漻水,出江夏平春縣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力求切,音留。與瀏同。水淸貌。 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力救切,音溜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朗鳥切,音了。與??同。??洌。或省作漻。 又漻澥,小水別名。 又【集韻】下巧切,音攪。【博雅】淸也。一曰水中絕。一曰凍也。 又郎狄切,音歷。變化貌。【莊子·知北遊】油然漻然。李軌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