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漈
jì ? ㄐㄧˋ
◎ 岸邊:河邊水漈。
◎ 海底深陷處:“至彭湖漸低,近瑠求謂之落漈,漈者,趨下而不回也。”
◎ 方言,瀑布:百丈漈;梅花漈(均在中國福建省)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漈 jì?
〈名〉
(1) 海底深陷處 [sea bottom]
西南北岸皆水,至彭湖漸低,近 瑠求,則謂之落漈。——《元史》
(2) 水邊 [bank of river or sea]
漈,水涯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漢語字典
[①][jì]
[《集韻》子例切,去祭,精。]
(1)水邊。
(2)海底深陷處。
(3)寄留。
[②][è]
沖擊,拍打。
音韻參考
[國 語]:jì
[粵 語]:zai3
[閩南語]:chhoa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漈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645第03【玉篇】節例切【集韻】子例切,??音祭。水涯也。 又【吾學編】琉球國西有彭湖島,海水漸低,謂之落漈,舟行誤入者,百無一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