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shèn]
[《廣韻》所禁切,去沁,生。]
亦作“涁1”。“滲1”的繁體字。
(1)液體慢慢地透過或沁出。
(2)指其它事物漸漸侵入。
(3)指人從空隙中擠進(jìn)、穿入。
(4)水枯竭。
(5)同“瘮”。可怕。
[②][sēn]
亦作“涁2”。“滲2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淋滲”。
[③][qīn]
[《集韻》千尋切,平侵,清。]
亦作“涁3”。“滲3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滲3淫”。
[④][lín]
亦作“涁4”。“滲4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滲4灕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所禁切,去52沁,shèn,深開三去侵B生
[平水韻]:下平十二侵·去聲二十七沁
[國 語]:shèn,qīn,sēn,lín
[粵 語]:sam3
[閩南語]:siam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滲; 康熙筆畫:15; 頁碼:頁643第35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所禁切,音罧。【說文】下漉也。【司馬相如·封禪書】滋液滲漉。 又滲漓,流貌。【揚(yáng)雄·河?xùn)|賦】澤滲漓而下降。 又澤名。【穆天子傳】甲辰獵於滲澤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疎簪切,音森。淋滲,毛羽始生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鶴子淋滲。 又【集韻】【類篇】??千尋切,音侵。與浸同。浸淫漸漬也。或作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