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cāng]
[《廣韻》七岡切,平唐,清。]
[《廣韻》初亮切,去漾,初。]
“滄1”的繁體字。
(1)同“凔”。寒冷。
(2)通“蒼”。水青綠色。
(3)通“蒼”。灰白色。參見“滄浪”。
[《廣韻》烏孔切,上董,影。]
(1)云氣騰涌貌;青煙彌漫貌。
(2)大水沸涌貌。
(3)濃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七岡切,下平11唐,cāng,宕開一平唐清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唐 音]:*tsɑng
[國 語]:cāng
[粵 語]:cong1
[閩南語]:chhong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滄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641第29〔古文〕????【唐韻】七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千剛切,??音倉。水名。【書·禹貢】嶓冢導(dǎo)漾,東流爲(wèi)漢。又東爲(wèi)滄浪之水。 又河名。【水經(jīng)注】濕水左會淸夷水,亦謂之滄河。 又湖名。【廣輿記】在韶州府樂昌縣。 又州名。【廣韻】後魏所置,蓋取滄海爲(wèi)名。 又【說文】寒也。【逸周書】天地之道有滄熱。 亦作倉。【揚(yáng)雄·甘泉賦】東燭倉海。 又【集韻】楚亮切,音創(chuàng)。與凔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