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溷
hùn ?ㄏㄨㄣˋ
◎ 骯臟,混濁:“世溷濁而莫余知兮”。
◎ 廁所:“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”。
◎ 豬圈:“后產(chǎn)子,捐于豬溷中”。
詳細(xì)解釋
詳細(xì)字義
◎ 溷 hùn?
〈形〉
(1) (“混”的異體字) (形聲。從水,圂( hùn?)聲。本義:混濁)
(2) 同本義 [muddy;turbid]
溷,濁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三》
剛?cè)岱謩?dòng)。——《易·噬嗑卦》。注:“不溷乃明。”
天氣溷濁。——《漢書(shū)·翼奉傳》
橋內(nèi)峽中有池一圓,近流水而不溷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》
(3) 又如:溷然(污濁貌);溷穢(骯臟污濁);溷汁(污水;糞汁);溷濁(骯臟)
(4) 混亂 [confused]
世溷濁而嫉賢兮。——《楚辭·離騷》
事類溷錯(cuò),易為輕重。——《后漢書(shū)·陳寵傳》
(5) 又如:溷殺(混殺一通;亂殺一氣);溷淆(溷肴,混亂,雜亂);溷亂(混亂);溷溷(亂;混濁)
(6) 腐敗 [corrupt]
謂隨、夷溷兮,…。——《漢書(shū)·賈誼傳》
詞性變化
◎ 溷 hùn?
〈名〉
(1) 廁所 [privy;toilet]
落于糞溷之中。——《南史·范縝傳》
中丞匿于溷藩。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(2) 又如:溷廁(廁所);溷軒,溷廁,溷藩(廁所);溷鼠(廁所里的老鼠)
(3) 污穢物,糞便 [dirt]
如此人材真屈辱,名花落溷恨難平。——秋瑾《精衛(wèi)石》
(4) 家畜的小圍欄 [pen for animals]。如:豬溷
◎ 溷 hùn?
〈動(dòng)〉
(1) 擾亂,打擾 [disorder]。如:溷擾(混擾);溷帳(糾纏)
(2) 茍且過(guò)活,混日子 [drift along aimlessly]
亮今年本無(wú)甚事,但隨分溷過(guò),時(shí)節(jié)亦殊不覺(jué)。—— 陳亮《與陳君舉》
漢語(yǔ)字典
[①][hùn]
[《廣韻》胡困切,去慁,匣。]
(1)亂,混亂。
(2)雜,混雜。
(3)同“混”。茍且過(guò)活。
(4)混濁;污濁。
(5)污辱;瀆犯;打擾。
(6)污物;糞便;便溺。
(7)廁所。
(8)圈,養(yǎng)牲畜禽獸之處。
[②][hún]
[《集韻》胡昆切,平魂,匣。]
(1)煩亂貌。
(2)猶渾,胡涂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胡困切,去26慁,hùn,臻合一去魂匣
[平水韻]:上平十三元·去聲十四愿
[國(guó) 語(yǔ)]:hùn,hún
[粵 語(yǔ)]:wan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溷; 康熙筆畫(huà):14; 頁(yè)碼:頁(yè)641第07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【正韻】??胡困切,音慁。【說(shuō)文】亂也。一曰水濁。【屈原·離騷】世溷濁而不分。 又穢也。與圂通。《禮·少儀》君子不食圂腴。《禮·旣夕禮》鄭註圂作溷。 又厠也。【晉書(shū)·左思傳】門(mén)庭藩溷,皆著紙筆。 又【集韻】戸袞切,音混。又胡慣切,音患。義??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(huì)】??胡昆切,音魂。鬱熱也。【宋玉·風(fēng)賦】憞溷鬱邑。【註】憞溷。煩濁貌。一曰熱鬱貌。
考證:〔【禮·少儀】君子不食溷餘。【註】謂犬豕之屬,食米穀者也。〕 謹(jǐn)按少儀原文君子不食圂腴。圂字無(wú)水旁。腴亦不作餘。查儀禮旣夕禮鄭註圂作溷。今改爲(wèi)與圂通。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。禮旣夕禮鄭註圂作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