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溏
táng ? ㄊㄤˊ
◎ 泥漿。
◎ 不凝結、半流動的:溏便。溏心兒。
◎ 水池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溏 táng?
〈名〉
(形聲。從水,唐聲。本義:水池) 同本義。后作“塘” [pool]。如:溏濼(池塘湖泊)
詞性變化
◎ 溏 táng?
〈形〉
未凝固的,像糊狀的 [semiliquid]。如:溏便,溏心蛋;溏瀉(輕度腹瀉)
漢語字典
[①][táng]
[《廣韻》徒郎切,平唐,定。]
(1)池塘。
(2)稀泥。
(3)像糊狀的,不凝結的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徒郎切,下平11唐,táng,宕開一平唐定
[平水韻]:下平七陽
[國 語]:táng
[粵 語]:tong4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溏; 康熙筆畫:14; 頁碼:頁639第15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徒郎切,音唐。【博雅】滒溏,淖也。一曰池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