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字典
[①][lún]
[《廣韻》力迍切,平諄,來。]
“淪1”的繁體字。
(1)水的小波紋。亦謂水起小波紋,或使起波紋。
(2)相率。
(3)陷入;沉淪。
(4)亡失。
(5)降落;墜落。
(6)進入;滲入。
(7)古水名。
[②][lǔn]
[《集韻》魯本切,上混,來。]
“淪2”的繁體字。
見“混淪”。
[③][guān]
[《集韻》姑頑切,平山,見。]
“淪3”的繁體字。
復姓用字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文部來母,liu?n
[廣 韻]:力迍切,上平18諄,lún,臻合三平諄來
[平水韻]:上平十一真
[國 語]:lún,lǔn,guān
[粵 語]:leon4
[閩南語]:lun5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淪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631第06【唐韻】力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龍春切,??音倫。【說文】水波也。【爾雅·釋水】小波爲淪。【詩·魏風】河水淸且淪猗。【傳】小風拂水成文,轉如輪也。【韓詩外傳】順流而風曰淪。淪,文貌。 又【爾雅·釋言】淪,率也。【詩·小雅】淪胥以鋪。【箋】言牽率相引,而徧得罪。 又【博雅】淪,沒也。【書·微子】今殷其淪喪。 又【集韻】縷尹切,音稐。盧困切,音論。義??同。 又鱗淪,水相次貌。【馬融·長笛賦】波瀾鱗淪。 又垽淪,水迴旋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垽淪溛瀤。 又濆淪,水勢相糾貌。【木華·海賦】??濆淪而滀漯。 又混淪,未分離之貌。【列子·天瑞篇】氣形質具而未相離,故曰混淪。 又水名。【山海經】宣山,淪水出焉。 又【集韻】姑頑切,音鰥。姓也。古有泠淪氏。 又魯本切,?上聲。混淪,水流轉貌。 又【韻補】葉閭員切,音連。【道藏歌】今日度元吉,憶曾狀曲泉。萬神同斯和,億劫豈知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