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淠
pì ?ㄆㄧˋ
◎ 〔淠河〕水名,在中國安徽省,源出大別山,流入淮河。
◎ 船行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淠 Pì
〈名〉
(1) 古水名 [Pi River]
(2) 在河南省潢州縣東,又名“白露河”或“白鷺河”,北流注入淮河
(3) 在安徽省西部。源出霍山縣南,北流經六安縣,至正陽關入淮河
漢語字典
[①][pì]
[《廣韻》匹備切,去至,滂。]
亦作“渒1”。
(1)水名。在河南省。
(2)水名。主流在安徽省。古名沘水。
(3)船行貌。
(4)見“淠淠”。
(5)淹沒。
[②][pèi]
[《集韻》普蓋切,去泰,滂。]
見“淠2淠”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質部滂母,phiet
[廣 韻]:匹備切,去6至,pì,止開三去脂B滂
[平水韻]:去聲八霽
[國 語]:pì,pèi
[粵 語]:pei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淠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630第13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匹備切,音濞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汝南弋陽垂山,東入淮。亦作渒。【水經】淮水又南北渒水注之。 又【玉篇】水聲也。 又【集韻】匹計切,音媲。義同。 又【博雅】淠淠,茂也,衆也。【詩·小雅】萑葦淠淠。 又舟行貌。【詩·大雅】淠彼涇舟。 又普蓋切,音霈。動也。【詩·小雅】其旂淠淠。【註】匹弊反,又孚蓋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