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涴
wǎn ?ㄨㄢˇ
◎ 〔涴演〕(水流)曲折蜿蜒,如“洪瀾涴涴而云回。”
● 涴
yuān ?ㄩㄢˉ
◎ 〔涴水〕古河名。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涴 wò?
〈動〉
(1) 〈方〉∶弄臟 [get dirty]。如油、泥粘在衣服或器物上。如:涴染(污染);涴漫(污穢漫漶)
(2) 染上,浸漬 [dye]
姚卞佛開玉版紙,涴飽紫毫筆,長揖一聲,下筆便寫。——《清平山堂話本》
(3) 另見 yuān?
漢語字典
[①][wǎn]
[《集韻》委遠切,上阮,影。]
(1)見“涴演”。
(2)姓。明代有涴平。見《萬姓統譜·上阮》。
[②][yuān]
[《集韻》於袁切,平元,影。]
古水名。
[③][wò]
[《廣韻》烏臥切,去過,影。]
“2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污染;弄臟。
(2)浸漬,染上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烏臥切,去39過,wò,果合一去戈影
[平水韻]:去聲二十一個
[國 語]:wò,wǎn
[粵 語]:wo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涴; 康熙筆畫:12; 頁碼:頁628第11【廣韻】【正韻】於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委遠切,??音宛。涴演,水迴曲貌。【郭璞·江賦】洪瀾涴演而雲迴。 又【集韻】紆願切,音怨。水名。【山海經】英鞮之山,涴水出焉。【註】涴或作??,音寃。 又於袁切,音鴛。義同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?烏臥切,惡去聲。泥著物也。與汙同。【韓愈詩】勿使泥塵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