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涘 sì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矣聲。本義:水邊)
(2) 同本義 [riverbank]
涘,水厓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涇流之大,兩涘渚崖之間,不辨牛馬。——《莊子·秋水》
昨下第,閑驅涇水之涘,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,風鬟兩鬢,所不忍視。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。又如:涯涘;在水之涘
(3) 邊際;極限 [limit]。如:無涘涘(無邊;無限)
漢語字典
[①][sì]
[《廣韻》牀史切,上止,崇。]
(1)水邊。
(2)邊際;極限。
音韻參考
[上古音]:之部禪二母,zhi?
[廣 韻]:牀史切,上6止,shì,止開三上之俟
[平水韻]:上聲四紙
[國 語]:sì
[粵 語]:zi6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涘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627第07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?牀史切,音俟。【說文】水厓也。【爾雅·釋丘】涘爲厓。【詩·王風】在河之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