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釋
● 涎
xián ?ㄒㄧㄢˊ
◎ 唾沫,口水:垂涎三尺。流涎。涎沫。
英文翻譯
◎ 涎
saliva
詳細解釋
詳細字義
◎ 涎 xián?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延聲。本義:唾沫,口水)
(2) 同本義 [saliva]
涎,小兒唾也。——《三蒼》
噴浪飛唌(涎)。——郭璞《江賦》
群犬垂涎。——柳宗元《三戒》
(3) 又如:口角流涎;垂涎三尺
(4) 粘液 [mucus]
咳則腰背相引而痛,甚則咳涎。——《素問》
詞性變化
◎ 涎 xián?
〈動〉
(1) 流口水 [drool]
見元妃痰塞口涎,不能言語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(2) 貪羨,貪圖 [be greedy for]
主人涎我色,奸我,不從,則鞭撻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新齊諧》
(3) 又如:涎利(貪圖利益)
(4) 吐;流 [vomit]。如:涎津溢(唾沫液);涎縷(吐絲)
(5) 厚著臉皮;嬉皮笑臉 [brazen it out]。如:涎鄧鄧(含攫取挑逗的樣子);涎皮(嘻皮賴臉,厚臉皮);涎臉(厚臉皮;嬉皮笑臉)
(6) 拖;伸 [drag]。如:涎著半條舌頭的黃狗
◎ 涎 xián?
〈形〉
(1) [眼神] 呆滯 [dull]
虔婆又吃了兩杯酒,醉了,涎著醉眼說道:“他府里那些娘娘,不知怎樣像畫兒上畫的美人!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(2) 又如:涎不癡的(傻乎乎)
(3) 嬉笑貌 [laughing]
呸!好不識羞的涎臉!——《西廂記》
(4) 貪饞地盯視 [ogle]。如:涎眼睛(貪婪的眼光);涎眉鄧眼(用貪讒的眼光瞧人)
漢語字典
[①][xián]
[《廣韻》夕連切,平仙,邪。]
亦作“湺1”。亦作“1”。
(1)唾液,口水。
(2)指流口水。
(3)貪羨,貪圖。
(4)吐;流。參見“涎縷”、“涎玉沫珠”。
(5)粘液;漿汁。
(6)(眼神)呆滯。
(7)貪饞地盯視。
(8)厚著臉皮;嬉皮笑臉。
(9)拖;伸。
(10)見“涎漫”。
音韻參考
[廣 韻]:夕連切,下平2仙,xián,山開三平仙A邪
[平水韻]:下平一先·去聲十七霰
[唐 音]:zi?n
[國 語]:xián,yàn,diàn
[粵 語]:jin4
[閩南語]:ian5,sian5,noa7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釋 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 涎; 康熙筆畫:11; 頁碼:頁626第21【廣韻】夕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徐連切【正韻】徐延切,??音唌。與?同。【說文】慕欲口液也。【賈誼·新書】垂涎相告。 又【廣韻】于線切【集韻】延面切,??音羨。湎涎,水流貌。 又迆涎,邐迆相連也。【木華·海賦】迆涎八裔。